【研究课活动】《气象灾害——长江为何多洪涝》 授课教师:蒙丽莎

泊郁
阅读 23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推进小课题研究活动进展,落实大单元和情境化教学策略,2023年10月26日下午第6节课,蒙丽莎老师在高三8班讲授“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效应”大单元系列研究课第3课时《气象灾害——长江为何多洪涝》。薛宛昀、韩叶芳老师作为评课教师全程观摩,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点评。

蒙丽莎老师通过一系列武汉城市内涝的图片导入,通过创设了真实情境,引出洪涝的表现,并结合气候和地形的相关内容讲解洪涝的成因和分布特征,在对洪涝表现的影响中,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角度讲解洪涝的危害,并向学生强调答题应在结合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在对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中,蒙丽莎老师充分结合了《陆地水体相互作用》和《水循环》部分内容,将洪涝灾害成因分析转化为对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分析,通过对汇水、排水、容水三角度,从影响地表径流、下渗量的因素和湖泊调蓄作用等方面,充分分析了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并由成因推出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课后,薛宛昀老师和韩叶芳老师对本节研究课进行点评:本节研究课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现象作为案例展开,在成因和措施部分的分析中结合材料和学情进行引导,充分联系了包括陆地水体相互关系、水循环部分的前置知识,构建完整的思维模型,反映出了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思想。但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基础知识依旧比较薄弱,导致思维模型的构建不够完整和充分,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教学时间的控制不够精准,课堂环节推进速度偏快也是导致学生知识吸收不充分的原因之一。

阅读 2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