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戏过程实录
(一)初建小车
积木孩子们总是能玩出各种花样,你瞧,他们利用短木板和圆柱体简单的组合后,地面上便出现了好几辆“小车”,坐在“小车”不停的来回滚动,感受着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快上车,快上车”“请注意倒车。”“我的是赛车。”……
一个个不经意的滚动游戏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于是,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经验等,搭建小车的游戏时光开始啦!
教师的思考:孩子们在第一次尝试用积木搭小车时,几乎都是独自搭建,且使用的材料和搭建出来的车子都是大同小异的,可以看出孩子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来搭建小车,同时孩子们会去模仿同伴的游戏。
(二)木板为什么会掉?
孩子们再次搬来了许多的圆柱体和木板,与之前不同的是轩轩他们这次选用了长木板,准备搭建一个能载人的小车,不一会儿小车搭好了,几人迫不及待的坐了上去,但发现小车只能坐着来回滚动,即使开起来了也只能开很短的一段距离,木板便掉了下来。
于是在整理回顾时,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他们搭建小车的视频。
轩轩:“这是我们的小车,它只能坐着来回滚,像摇摇车一样。”
俊宇:“它不能开动起来 ,往前开木板会掉下去。”
彦宜:“下面只有两个轮子,隔得很远,我觉得可以多放点圆柱体,车子就能一直开。”
教师的思考:从游戏中发现,圆柱体和木板的结合激发了幼儿对车的兴趣与好奇心,幼儿也能在一次的游戏中不断探索,不断调整,从而引发了孩子对“车轮上的木板为什么会不断掉落?”这一问题的思考,通过观察与讨论,孩子们发现了两个原因,第一,车子的轮胎隔太远了,第二,车轮比较少,滚着滚着车轮就会脱离板面。对于孩子们提出的解决办法我鼓励她们大胆尝试。
(三)翘起来了
有了之前的想法,俊宇和彦宜搬来了更多的圆柱体,将其摆成一排放上木板,小车很快便搭建好了,几人坐上小车开始尝试开动,随着开动距离越远,车轮也在不断的掉出来,最后剩下一个圆柱体,“哇,我们的小车翘起来了。”几人下车开始调整圆柱体的位置,玩起了跷跷板的游戏。
在整理回顾时,我再次播放了小车变成跷跷板的过程,孩子们很快便发现了在小车开动时轮子会一直往后滚,前面的轮子还会把后面的轮子挤走。“那我们可以怎么让小车正常前进呢?”“要把轮子固定住。”“可以把掉出来的轮胎塞回去修好。”
教师的思考:在游戏中,孩子们勇于挑战,坚持探索,大胆想象等学习品质得到了升华,游戏后我们播放游戏时的视频让孩子们观察“为什么小车会变成跷跷板?”随后孩子们根据视频发现在小车行驶过程中,车轮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在一起讨论中我们也抛出了怎么才能让小车正常前进?让孩子讨论可以在下次活动时,逐渐尝试不同材料及其方法。
(四)让小车动起来
1.人力小推车
自从孩子们发现轮胎会被挤出去可以当成跷跷板后,孩子们对于开动小车的想法一直没有消失,再次搬来材料搭建小车,几人坐上小车,发现这次的小车很难开动,原来是这次小车的位置是在一个斜坡处,俊宇便马上下车开始推着车子前进,有了动力的小车前进的很快,虽然只有短短的一段距离,但孩子们还是开心极了,并不断重复着修轮胎,推动小车前进的游戏 。
回到教室大家对于自己的小车能够前进表示非常开心,就是有点累。“要是轮胎能自己回去就好了。”“可以有人专门去捡轮胎呀。”
教师的思考:游戏中,我始终以平等的关系引导孩子,没有把教师的想法和意图强加给幼儿,鼓励孩子的每一次探索和表现,并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孩子们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心情放松、愉快,敢于探索、乐于建构。
2.没人愿意捡轮胎和推车
再次来到户外,拿好自己所需的材料搭建小车,根据上次的讨论,需要分工,要有人去捡轮胎和推车,但是在搭建好小车后所有人都坐上了小车,轩轩:“要有人捡轮胎和推。”“你来推吧?”几人商量一番后,只有薇薇愿意推,可是力气太小推不动,俊宇见状挺身而出来推车,让薇薇去捡轮胎,但是没一会就累了,小车久久未动,轩轩:“我们可以轮着来坐呀。”对于这一个提议大家都很认同,但是没人行动。
教师的思考:孩子们能够把一个主题的活动持续好几天,说明他们很感兴趣,也证明这个主题有一定的存在价值。孩子们已经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他们的游戏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我没有选择急着介入,而是选择等待,让孩子们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而自己去解决问题。
3.小车成功开动
再次游戏前,孩子们对于游戏中各自要负责的任务进行了分工,谁先负责推车,谁负责捡轮胎,谁坐在控制方向,到差不多的时候就换人,小车终于顺利的开动起来了,几个孩子玩的不亦乐乎。俊宇:“好累呀,把车停到停车场去休息一下吧。”“哪有停车场哦。”
教师的思考:在这一阶段的游戏中,孩子们游戏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能自主开展游戏,分工协作,有的在车子前面负责捡轮胎,有的在车子后面负责动力。他们都能够自动地进行角色定位,承担合作游戏中的角色任务。孩子之间能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不再盲目要求同伴听从自己的安排,而是能想办法吸引同伴的参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轩轩就是游戏的引领者,这说明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清晰的角色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搭建停车场
小车要停在停车场,孩子们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地上的白线,“这不就是停车子的地方么。”于是几个孩子赶紧将车放进了停车位,金文为了让停车场刚好看,搬来了许多的短木板沿着白线铺了起来,同时细心的留出出口,方便小车出入。
教师的思考: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当车子搭建成功后,孩子们能通过迁移生活中车子要停在停车场的经验,并经过讨论很快想到利用现有的停车位给小车停放的地方。
(六)搭建加油站
小小彭:“我们再搭个加油站给车子加油吧。”这一想法得到了小朋友的一致同意,但是搭个什么样的加油站呢?彦宜:“可以用小积木搭个油箱,在拿积木当做油枪给小车加油。”说干就干,按照彦宜的想法,不一会一个小加油站就搭好了。
轩轩:“我跟妈妈去加过油,加油站上面是有屋顶的,可以挡太阳和遮雨。我们再搭个有顶的加油站吧。”于是她找来了一个梯子,在两边铺上垫子,一个有顶的加油站建好了,但此时一旁的彦宜:“太小了吧,车子都进不去。”
俊宇和轩轩找来了更多的梯子 ,将梯子摆成两排,用长木板搭在两个梯子之间,在合力将海绵垫放上去,当彦宜发现车子还是放不进去时,她迅速的反应过来可以将梯子的距离隔开一点,让车子能更好的放进去。
教师的思考:幼儿搭建加油站的强烈愿望驱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更多幼儿参与游戏、长木板很重,孩子们一起搬,使幼儿自然地产生了合作行为。反复试验,幼儿观察到用一个梯子搭建加油站太小了,于是还换成多个梯子搭建,并用海绵垫盖在上面做屋顶,海绵垫的支撑力不够,最后发现可以加上长木板固定,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力都得到了发展。
(七)流动小商铺
孩子们找来了小推车,将筐子放在上面,里面放入圆柱体当成轮胎去售卖,但一直没有很多人来购买,于是轩轩突然想到了解决办法,把小商铺推到人多的地方去推销,“卖轮胎了,谁要买轮胎?”“你要先给钱,这种小积木就是钱。”流动小卖铺这一想法大大加快了“销售效率”,也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关顾。
教师的思考:从人力小推车,到轩轩的突发奇想,吸引了其他几人的注意力,她们的兴趣从“开动小车”转移到了“移动小卖铺”,游戏内容发生了转移。当顾客太少时,轩轩想到把小卖铺“移动”到更有吸引力的进行营业这样更好的加强了销售效率。在轩轩机智、灵活的处理方式中可以展现出她们较强的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所做的仍然是追随幼儿的兴趣,耐心细致的观察她们,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探索空间,放手让孩子大胆尝试、操作,鼓励孩子主动寻找游戏中所需要的材料,支持孩子在游戏中“以物代物”的假想行为,使其发挥幼儿主动性,促进游戏水平的提升。
二、活动价值与反思
此次搭建小车的游戏,源于幼儿的想法和兴趣。这种兴趣使他们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创造性搭建活动。生活中,幼儿对于车的喜爱和观察,是本次游戏活动的基础。游戏中,他们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于游戏过程中,用简单的材料搭建了无限的可能和无穷的欢乐。他们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实现着方法和经验的共享,探索和生产着新的知识和经验。这个过程,既能帮助他们梳理经验,获得成就感,又能引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和讨论。这次活动,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游戏的伟大力量,游戏中的儿童是灵动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