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欲辟蹊径,岂云惮险艰

——记安溪县第十小学六年级校性公开课

乐多
创建于2023-10-30
阅读 25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提到江南,你想到的是什么?

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妩媚?

还是“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朦胧?

亦或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壮观?

       10月18日,白老师带着六年6班的孩子踏上江南美景的寻访之旅。他们共同欣赏了包括杜牧在内的多位诗人笔下的江南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在随后的教研中,苏校长就情境创设的创新性及尊重教材编排的意图两个方面与参加教研的老师展开研讨。

       10月24日,在白老师的带领下,六年8班的孩子借助“抓住景物,展开想象”的方式,徜徉于绵延千里的江南春景图及独具特色的江南小院图中,领略着江南美景的独特魅力,感悟着江南文人雅士的高雅品性。教导处柯也好主任、教研组长何再春老师就“古诗教学如何扶放结合”这个话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10月26日下午第二节,白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一课,在安溪县第十小学老校区多媒体教室与大家正式见面。

       课始,白老师创设“江南之旅”的活动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对寻访江南美景的兴趣。在《江南春》的教学中,她以想象画面的方式,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描述的情境,并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感悟江南春景之美。在《书湖阴先生壁》的教学中,她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学法迁移,感受湖阴先生小院的清幽,雅净,从而感受湖阴先生的朴实勤快、情趣高雅。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从宏观的江南春景到微观的江南小院,从秀丽风光到文人雅士的品性,多层次感受了江南的魅力所在。

       课末的作业设计,是江南之旅的延续。学生通过收看纪录片《诗画江南》,从“江南何处”、“人文蔚起”、“园林大观”、“匠心胜境”、“锦绣诗篇”等八个方面多方面地了解江南,并运用多种方式分享自己的感受。

       执教结束后,白老师从教材分析、环节设计等方面入手,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并针对本堂课存在的不足进行教后反思。听课教师各抒己见,现场研讨气氛热烈。全体语文老师以年段为单位,进行“卷入式”评课。有的小组就古诗教学中,如何把握“创新与固本”的尺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的小组结合课例,指出了本课在悟诗情上存在的不足;还有的小组就“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提出自己的看法……

  最后,苏校长结合本课教学,对学校教研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本课虽在吟诵和解诗意方面存在缺漏,但敢于突破传统古诗教学的套路,并借此勉励全体教师“哪怕有代价,也要勇于突破”,激励全体教师在教研备课中勇于突破舒适圈,冲破旧套路,寻求新思路。苏校长还提出“哪怕不出彩,也要精心读书”“哪怕很骨感,也要心怀梦想”的主张。他介绍了不同的古诗词教学流派,建议老师们多向大师学习,守正创新。

阅读 25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