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深化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湘东区区中小学自然班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研究总结出一套在音乐课堂中,自然班合唱教学的可行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全面提升湘东区农村中小学合唱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湘东区部分教师参与的江西省规划课题“农村学校自然班合唱训练的实践研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课题组关于“农村学校自然班合唱课训练的实践研究”的研讨活动。我们要把班级合唱跟专业合唱团的合唱有所区分。班级里的学生由于演唱及音乐素养参差不齐,每一个个体都有独特性与可塑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需刻意苛求高位置、音色统一等合唱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如何将音乐素养中的听觉能力、欣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融合班级合唱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感受其中、乐在其中。(一)重视合唱曲目的科学选择
(二)重视学生合唱兴趣的培养
(三)重视演唱情感的表现与情绪的把控
(四)重视学生音准的培养
把合唱普及到普通班级,把合唱作为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引领班级团结向上,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载体,相信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将会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把合唱普及到普通班级,具有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萍钢中学刘群老师在平时班级课堂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声音训练。处理歌曲情绪的问题上,逐层深入,通过划分乐段,对比演唱,引导学生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情绪走向。同时高音的训练,还需要声音的亮度。加强训练头腔、鼻腔位置的共鸣。
老关镇油塘小学黄烨茜老师日常训练六(2)班合唱《童声里的中国》,在课前三分钟通过音阶练习、"爬楼梯"相关音乐活动以及和声训练对学生进行了包括气息、声音、音准、和声等有效的学习。最后,学生能够用统一和谐的声音完成歌曲的合唱。
长春小学董翠萍老师在四(1)班,用柯尔文手势多种方式唱音阶的长期训练中,学生在音准、音高、识谱方面得到了提高,注重学习气息的训练。
红星小学林玉茜老师带的三年级在合唱的日常训练中挖掘有情趣的小游戏,注重音乐的美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了音准、音色等方面的训练,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歌唱状态,声音位置和气息。
下埠镇中学李嘉琪老师在八(2)班着重让学生学习气息的训练。为了学生更好的唱好歌曲,运用旋律线,让学生了解旋律的走向,找“相同、相似”乐句,使学生在演唱中能够更好的理解歌曲表达情感。
课题主持人朱剑林老师下乡到各学校指导自然班合唱训练,用自己的热情和丰富的肢体动作调动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出合唱要始终关注学生歌唱状态的调整,在和声的训练过程中注重和声效果的听辨和听辨中感受各自声部音高。在合唱的综合训练中与趣味游戏相结合,同时在歌曲教学时注重歌曲的情趣和内涵挖掘!朱老师的一些训练技巧和方法也让老师们就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合唱训练如醍醐灌顶般明了。
为了使合唱教学更好地深入课堂,课题组主持人朱剑林老师特邀萍乡市音乐教研主任陈峰同志到峡山口街萍钢中学指导工作,陈主任从基础的合唱习惯养成、有效的声音训练、教师的指挥、不同形式的合作等方面作了分享,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富于理论又易于操作。
萍钢中学刘群老师在自然班合唱课题实施过程中,带领学校学生参加的合唱《灯火里的中国》荣获湘东区中小学艺术节合唱比赛二等奖。合唱《阳光进行曲》《送别》荣获萍乡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三等奖。
下埠镇中学李嘉琪老师指导的八(2)班合唱《当你老了》《我和你》荣获湘东区中小学艺术节合唱二等奖。
合唱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需要细水长流循序渐进的引导,从师生之间高度的默契足以看出日常上课时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希望通过不断研讨、互相交流学习,湘东区的音乐教学工作能更进一步。让大家携手在自然班合唱教学探究的路上一起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