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奋楫笃行。为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深入推进“三有”课堂内涵发展,继续打造有趣、有思、有得的“三有”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展示课堂教学,东营市育才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于10月30日开展了“三有”专题课展示教研活动。由张凯悦老师、吴晓莹老师各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精彩的专题课堂。本次与会人员为初中部全体语文教师。
人生百态皆语文,语文课堂也同样充满趣味,课堂上精美的构思、先进的理念,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张凯悦老师为我们展示的说明文专题课。她紧紧抓住“学为中心”,以学生月考试题为例,温故而知新,与学生共同探究了说明文的答题思路、答题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思维。内容的编排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讲练结合,优选呈现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深入思考、积极交流,善于质疑,教师通过当堂检测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而且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
吴晓莹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朝花夕拾》推进课。吴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创设情境设计了三个任务:导演展示、演员范读以及合作答疑。吴老师的课堂上全面的涉及了不同的阅读方法,以鲁迅先生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分析其读过的书、遇到的人,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分析文章细节,在师生互动的课堂上,学生们充满自信地展示着自己。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与生机,也让学生们在快乐中收获知识,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一课一得。
说课现场
张凯悦老师的说课从复习旧知导入,充分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问题设计紧扣重点,难点突破口找的巧妙,引入教学重点,她的课堂切实践行了“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三方面。
吴晓莹老师从说“学生”、说“学情”、说“教材”、说“三有”四方面层层递进,设计独特精巧展开拓展性教学,关注人物形象,关注社会背景,更要关注文章的主题,同时还穿插了多种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汲华取萃
在展示课正进行着的过程中,其他的老师也忙碌而有序地听着,认真的填写总观察量表,分别对教师提问、教学内容、评价语言、“三有”体现等方面,多视角,全方位的对两位老师的整堂课进行观察,仿佛在进行一场学术盛宴。他们全神贯注地倾听每一个讲解,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真正实现“一课有所得,一课有所获”。
活动的最后,陈巧利老师与李侃老师进行评课,对两位老师的授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陈老师指出张凯悦老师做到了以学生为主,讲练结合。能够温故而知新,课堂的实用性极强;李侃老师指出吴晓莹老师的课堂体现了“学为中心”,风格鲜明、氛围热烈,从课型方面来看吴老师的教学设计,十分新颖巧妙,在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方法十分全面,最后为我们留下几个问题:推进课的意义是什么?阅读推进课与整本书阅读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阅读推进课、推介课、展示课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跟联系?
教研中有碰撞、教研后有思考。初中部全体语文教师会一步一个脚印,结合教学实践,全面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成为一支专业水平过硬的语文教师队伍砥砺前行。
摄影:谭春燕 薛东升
图文编辑:盖雅华
审核人员:张树青 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