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美,美在生长;教师之美,美在课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更好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强导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提高乡村种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助力乡村学校开展半日教研活动。10月30日,祝响响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分别在虞宅乡中心小学和大畈乡金融希望小学举行。此次活动,迈出了祝响响工作室乡村教育振兴的第一步。
校长致辞
虞宅中小校长杜东仁首先对祝响响及工作室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希望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辐射作用,预祝全体成员在祝响响老师的带领下茁壮成长,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金融希望小学楼朝光校长勉励大家不忘初心,肩负使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勇敢探索新路,合作共享、互利共赢,在“研”途路上百花齐放。
课堂展示
种子教师张嗣源
《圆明园的毁灭》
张嗣源老师执教的是《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她娓娓道来,步步引导,让学生纵观全文看作者布局,通过大篇幅文字表达对圆明园的爱,对比出对其“毁灭”的恨,引导同学们跟着小玉壶穿越时空隧道,深入体察历史,进而激发他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骨干教师张翩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张翩翩老师执教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她深入研究了学情,基于中年级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学习需求,研制合宜的学习内容。本节课学习重点放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上,通过列表格、张贴关键词的形式引导学生说一说人物的主要事迹。引导学生在自主实践探究中提升整体感知、提炼概括、比较分析、批判性思维等语文关键能力。
种子教师周丽君
《父爱之舟》
周丽君老师执教的是《父爱之舟》。周老师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出了七个场景,重点紧扣"庙会"这个场景,品读、聚焦关键词理解感悟体贴入微的父爱。在周老师饱含深情的语言中,这只满载慈爱的小船驶进了孩子们的心底。
骨干教师吴晓东
《慈母情深》
吴晓东老师带来的是《慈母情深》。吴老师非常有耐心,一步一步引导孩子们关注场景,把握场景中的细节,深入体会细节中蕴含的情感。他尤其关注学生用词的精准程度,一点一点地激发孩子们思考。
成员点评
课堂展示结束后,所有与会教师进行了热烈的点评课活动。首先是上课教师简述各自课的设计理念和意图,并提出自己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困惑。
随后, 观察员们针对课堂观察,从学生作业本、书写情况、学习态度等方面客观地描述了学生真实的课堂表现,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最后,教师们分别进行评课议课,大家畅所欲言,虽然角度不一,但都见解独到,学其所长,研有所得,营造出浓厚的教研氛围。
导师引领
导师祝响响对四位执教教师在课堂中呈现的新课标理念表示了赞赏,更借助四堂课中师生微观的表现,宏观地阐述了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创新的观点。她指出新课标教学改革绝不是对传统教学的修修补补,而是致力于推进育人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她鼓励全体学员要从核心要点入手: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以素养培育为教学目标;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构建学习中心课堂;以学科实践为抓手,构建实践型学科育人方式;以学科大概念为支点,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
她预期用一年时间把“半日教研乡村行”活动深入乡村所有学校,让这一批种子教师焕发新的生机,从而带领本校开展有声有色的教研活动,让更多教师受益。
思与悟
金融希望小学吴超超: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此次“祝响响名师工作室半日教研乡村行”活动,为教师展示交流、互相学习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城乡学校之间优质资源的共享,达到了教师共同提升、互助成长的目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机会,让我们继续共思共研,“研”之有理,“研”有所得。
金融希望小学陈靓靓:此次祝响响名师工作室“半日教研乡村行”活动,让我们语文组的老师们受益匪浅。开课老师从如何更好的引导孩子与文本产生对话、如何为孩子搭建学习的思维和语言支架,到老师在课堂上的书写规范、语言组织以及及时到位的给予学生评价都给出了中肯详细的见解。还有大单元阅读意识,互文阅读的精彩展示,更是让我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心中激荡涟漪。
虞宅中小张璐璐:通过这次半日教研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期间,我听了两节示范课,参与评课,也听了祝响响老师不同风格的精彩报告,收获很大。她们的示范课以及报告针对目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教师自我教学能力的培养做出了具体的、理论性的指导,使我深受启发。
虞宅中小童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改以来,在课堂上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成为所有老师的共识。在实现“双减”的今天,该怎么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张嗣源和张翩翩两位老师的课堂就为我们做了精彩演示。在两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真正做到了“我要思考,我要学习”。同时,非常感谢祝校所带领的工作室团队,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了虞小,让所有的老师和孩子们都受益匪浅!
问道不叹星光远,俯首躬耕徐徐行。每一次研习,都是智慧碰撞的过程;每一次交流,都是为了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到达更远的前方!
照片拍摄:张余婷
文字、制作:黄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