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化学组
黄爱耿老师
课前准备

化学组教师共同讨论《氯及其化合物复习》教学设计,对设计流程、思维导图的绘制、习题的选择提出各自的参考意见。
课程开展

课堂导入:由“氯及其化合物”大课题出发,整理次级标题,[位置 → 结构 → 氯气单质 → 次氯酸 → 次氯酸盐 → 氯水 → 卤族元素],带领学生整理出主要脉络。
导图扩展:引导学生梳理思维导图,在过程中,逐级扩展,利用希沃白板自带的思维导图功能,灵活地放大、细化知识点,随着知识点的不断填充,由点点连线、把氯及其化合物内容串联成大的知识体系。学生也在教师的提问中,复习常考知识点,补充自己在绘制当中遗漏的部分。
00:08
构建价类二维图:在知识点整理期间,教师将含氯物质,依据价态和类别,按位置整理在板书上,并用箭头标注清楚转化关系,提醒学生在学案上补充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作业评价:对学生课前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尤其是学生绘制中的亮点部分,比如联系电化学部分的电解饱和食盐水、联系有机化学部分的取代与加成反应,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作品,并拓展新思路。
真题演练:整理出近三年的高考真题,训练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题目,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知识的内化与运用。
课堂总结:回到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教师提炼方法,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框架的构建。结构完整全面的框架,才更有利于学生应用思维导图来复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教师观摩

课后评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