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师致敬6

Ye_Fang☀
创建于2023-05-20
阅读 41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又是一年雨季,英雄花开英雄城。

育才中学的木棉花也如期绽放。

转眼间,高二美术致敬大师系列课程已到了第六季,身边的同学也在变化着,然而季节未变,心境亦不变。这次训练跨度很长,惊喜不断,同学们真诚的画作还有话语也依然动人。

本次课程在上学期就开始预告筹备,很多同学早有准备,可临到落笔之时依然心有戚戚。毕竟大师的作品太经典,唯恐自己无法企及。不管怎样,我们终是要开始,不必择日,就是现在。同学们很快就投入到这个单元的训练中,体会着大师的色彩还有用笔,沉醉其中,辛苦并快乐着!

以下就是大家在这次大单元训练中的作品,心得还有学习瞬间:

取法乎上,学大师,走正路,这是我们学习专业必须秉承的宗旨。每年的致敬大师单元训练都让同学们受益匪浅。随着艺考改革新政对于同学们的综合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课程方向和联考新主张高度重合。借此契机,今年我们的单元训练课程也更为全面。主题是静物和风景,人物也会涉及。在呈现上除了绘画本身还会通过小组介绍展示让同学们能认识了解更多的艺术家和经典作品。


首先是静物部分作品,其中有水粉也有水彩。

陈明慧

心得体会:本次致敬大师的课题我选择临摹了约翰•弗尔格•威尔的花卉静物。因为我很喜欢花卉而且想尝试一下清冷的灰调子所以临摹了这一张。从铺色到刻画到调整,其实起初的时候我也会有束手无措的时候,但是随着对画面的深入和专业,我发现静静的体会对形体的刻画跟体积的表达真的很美好!“大师的作品是临摹不完的。”正如老师所说,可以推敲的地方太多了。当我看到弗尔格老师对花卉美妙之处的表达,也看到了静谧的氛围,也看到了玻璃的质感的表达......可以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啦!在春天完成了这一幅画,也感觉像画一幅春天的画,第一笔画在装满水的花瓶中绽放。

冯韵加

这次临习我选择了临摹阿伯特汉德森的作品,因为真的非常喜欢这张画所以当时挑临本的时候感觉很难但还是选择了画它( ´▽`)画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收获也很多。这张花卉静物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对每一朵花的虚实处理、罐子的高光部分的刻画还有整张画朦胧但又细致的氛围。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张画的时候我的视线就被蓝紫色的陶罐吸引住了,罐子高光的部分很厚实,罐子灰面的颜色也非常丰富,感觉这个罐子是精致有层次的,但不抢眼。靠前的花卉让人感觉很干净,靠后的花卉颜色偏灰,但也有很多刻画…在临摹的过程中我感觉最困难的是刻画每一片花瓣颜色的转折,因为阿伯特汉德森的画中每一朵花都是立体、写实的,所以总感觉临摹的时候如果没有把花朵的颜色转折做到位,画出来的花就会平面化,画面也会变得单调。在临摹完之后查找大师资料时我发现原来阿伯特汉德森的作品早已渗透到我的生活中,其作品《一个圣女》与《天使》在我初中时就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直到这次致敬大师的活动完成后我才认识到在这些漂亮的作品后的同一个作者——阿伯特汉德森。这次致敬大师给了我很不一样的感受,让我更加热爱画画,更渴望去欣赏漂亮的作品。

俞悦

临摹大师静物心得

画完莫奈的果盘静物,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他的静物没有花里胡哨的笔触,只是平平淡淡的细腻,却画出了各种水果独有的韵味:并不强烈的阳光从右边打下,照在切开的哈密瓜果肉上,显得晶莹剔透;照在紧密挨着的一粒粒绿葡萄身上,显得静谧幽深;照在一盘个头饱满的毛桃上,让它们身上的细密绒毛都显得可爱起来。通过画这幅画,我更进一步了解了莫奈笔下的水果和瓷盘(碗),感受到大师笔下色彩与光的完美表达,虽然我还没有这种能力,但是通过临摹的方式让我可以向他靠拢,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改变。


马诗源

通过这次大师静物的临摹,我学习到了很多色彩的技巧。这是我第一次画颜色很纯很亮的色彩静物在这幅黄暖调占比大的画面中学会各种不同冷暖偏向的黄色的调色方法,在颜料干湿上也有了更好的理解。在色彩的明度上也有了更深刻的感触,物体的质感光感还有画面关系也有了更好的理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画这幅画的背景,这幅画背景是很好看的浅灰色,里面蕴含了很多丰富的高级灰,在我画的时候用了各种工具把效果表达出来,让我对色彩绘画刮刀等工具也上手了起来。

戴钰蕾

赵筠杨

本次静物部分画的细节有很多,在画的过程中我也借此提升了刻画细节的能力,画中的浆果色彩十分鲜亮,但颜色却不纯,因此画时对颜色的把握要强,才能把浆果画得十分好吃😋。一开始我将桌面和物体的投影画的太死,后来在老师的提醒下才丰富了层次。这幅画采用了很经典的横构图,将所有的静物堆放在画面的左边,大的柠檬在后,小的浆果在前,画面显得错落有致。


余洋

我临摹的是荷兰画家斯蒂芬罗斯的《李子》该作品的主体是一堆堆放的水果.这幅画的颜色远看十分统一,但当我再仔细观察后才发现有着很细微的色彩变化,再到我画上纸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些微弱的色彩变化能给画面所带来的效果。

除了颜色之外,这位画家对于型的控制和笔触的运用,也让我受益良多.通过极少的笔触和有序的叠加营造出了颇为写实的画面.最后这次临摹让我认识到了对与画面的掌控和构思的重要性。

梁嘉骏

通过这次致敬大师作品的活动,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画家以及他们不同的绘画风格,同时也拓宽了我的眼界,受益匪浅。德拉克罗瓦说过:“临摹可以使有成就者轻易地获得成功!”。通过临摹大师作品,感受大师对画面的色调控制以及对色彩颜色的品味。从感受一笔一画的笔触,到对颜色的控制,到画面整体把握,再到远近虚实的区分。通过临摹他们的作品,让我在画色彩时的表现手法、体积的塑造、空间的处理都颇有收获。临摹是一种思索,临摹是一种比较,临摹是一种记忆。同时,临摹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观察和绘画的能力,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绘画作品。

陈恩

大师的色彩临摹真的让我学到很多。在画静物时,令我收获最大的便是如何通过色彩表现静物的主次、虚实关系。并且这幅画也令我感到了丰富的用色;在画风景时,我的感觉便是莫奈的画一直让人心向往之。画面以绿色调为主却令人感到舒服,经此一临摹,我对绿色又有了新掌握。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他的笔法,成熟而流畅,颇具深度。绘画无论是临摹还是创作,每画一笔都是不一样的,不画到最后,都不存在最终结果,都有新的可能。

彭海铭

第一张静物,临摹方丹拉图尔的作品,他的作品风格朴素写实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亮灰暗过渡自然的调色,暗面更加整体,融进环境色,临摹大师使我跳出联考摆块面方法,使画面更自然,朴实,锻炼了我的感受力。

赵颖淇

在本次课程中,我临摹的是卡米耶·毕沙罗的《苹果与中国瓷器》以及柴尔德·哈桑姆的《群岛浅滩上的罂粟花》。

卡米耶·毕沙罗是法国印象派大师。《苹果与中国瓷器》这幅画以暖色调为主,构图富有生活气息。碟中的苹果与旁边的酒杯、背后精美的瓷器在画面中摆放着,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画作不一定要有惊艳的构图,平常的摆放反而更能有生活的感觉。看似普通的构图与笔触其实并不好画,感觉在画面中仍有许多不足。这幅画也让我对型准,色彩和细节的刻画有更深的了解。


王辰雨

临摹克劳德莫奈 《红鲷鱼》心得

这是我头一回用水彩纸贴边画的水粉,出于自己经验不足,找到了一张看起来比较简单的作品。虽然在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最后效果也不尽人意,但是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色彩的魅力。


龙云琪

彭晶


梁松龄

朱子秋

绘画心得

在本学期中,临摹了法国大师古斯塔特•卡耶博特的水果摊,感受了大师对色彩的应用和表达。古斯塔特•卡耶博特是印象派画家,在这幅画中以一种不同寻常的作画视角和元素,以堆叠在市场摊位的水果特写视角,开辟大胆的重复形式和颜色模式。鲜活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不同种类果实的甜美。画面被无形的分成了几个格子区域。细瘦的葡萄、果子箱子堆叠于丰硕的大颗果实之间,将画面分成左右两个区块。左右两边在形式、色彩上,既有变化,又形成呼应,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充斥,并丰富这画面,在白色包装纸的背景下,显得鲜艳又有秩序。

邓芯韵

邓熙琳

感受是艺术的起点,体验才是终点。

在将近一个月的向大师致敬的临摹学习过程中,临摹了夏尔丹和博纳尔的作品。从一笔一画的描摹里,感受世纪前的色彩,与大师对话,在无声中,在心理层面,欣赏者与创造者的融合。

相较于联考画风的块面画法,没有章法的条框,调色的的约束,笔触的束缚,更有参与感,行至画中,体会独特的意境。

但是因为有了自在的临摹学习,对联考色彩有了新的理解,色彩不只再仅仅局限 格式 固定 模板 ,这为今后学习色彩,突破自我,找到新的视角看待联考画风色彩上了重要一课。

陈敏

临马克斯•斯柯达的作品《茶壶与茶杯》心得体会 斯柯达对于器物的质感刻画得特别精湛,不论陶瓷、银器、布匹,甚至肉类都一一表现无遗,他对于光线的处理,采用了十七世纪荷兰大师的手法,在暗室之中,阳光从窗户透射出来,在银器和瓷器的反光之中,还可以见到窗户的形状。在画面中我感受到斯柯达作画非常耐心,技法娴熟,细节刻画得淋漓尽致。临《茶壶与茶杯》使我受益匪浅,我学到了刻画细节的耐心,专注和细心的态度,以及不同材质的不同刻画方法。临马克斯•斯柯达的作品《茶壶与茶杯》不仅是一次受益匪浅的临摹学习,更是一次对耐心专注的作画态度的历练。

欧阳淇乐

在上个星期的专业课上,临摹了一张来自亨利·方丹-拉图尔的静物色彩,在临摹前,老师也带我们了解到方丹-拉图尔是浪漫主义与印象主义之间的过渡性人物。他也并不像印象派画家那样痴迷于户外的瞬间光色印象,他不去户外作画,我们看出画室才是他的家。所以,他也非常擅长静物画 。我们了解到他的静物画追求朴素写实的特点,在我临摹的这张画中也体现了。在绘画过程中,在铺大色块的时候还非常顺利,但是到后面逐个精细的时候越来越力不从心,看到原画中的各种颜色总想照搬在自己的画面里,最后发现画面非常杂乱,这也让我知道了临摹并不是追求无限逼近,而是在其中学习和体会到大师作画时的方法和感觉。完成作品后,非常有成就感,感觉收获也满满的!

杜婧熙

临摹方丹·拉图尔最大的感受就是油画实在是太精美了…!!很多油画能轻松做出的很润泽的效果用水粉来表现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效果表现出来就少了那种轻松感。。啊啊画画真好玩(((o(*゚▽゚*)o)))

陈先礼

在临摹露西范尼斯特的静物作品《花卉》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作画时,我反复分析,为最后画面的呈现认真钻研推敲这张作品,技法娴熟。对于色彩的概括、虚实的把握以及整体和谐与色彩丰富度的处理十分精彩。画面为左上打光,作者以非常大胆的重色压出暗部,而把更多的处理留在灰部的区域,如罐身、背景、桌面,而花朵也几乎是一亮部一灰面快速画出。布局较为粗糙,但整体十分和谐,这张作品像是作者信手拈来便完成的。而我在临摹过程中用磨的方式缓慢推进,还因思路犯错而反复作画,这也是技法与思路上的差距。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画材的差距,水粉颜料的局限性。在临摹油画时显露无遗,油画笔触的质感和画面的神态表达和水粉是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郑懿 

致敬大师临摹静物心得:雷内詹森的静物油画有一种旧物的怀旧感常用到的暖色调,构图和静物摆放看似随意实则严谨,面内色彩的变化丰富,有光影规律可循。

画面中的细节很多,鹌鹑蛋上的斑点清晰可见,花束的摆放讲究,小花每片花瓣都有明暗面和微乎其微的颜色变化……

临摹这种多细节整体感又很强的画,观察方法很重要,先整体观察,定出整体的位置、结构和轮廓,有步骤性和目的。

不要急于去抓非常小的细节,并且在定下来基本结构之后不能有大的改动,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之前的定型就毫无意义了。

在绘画过程中随时注意冷暖关系随光线变化而变化,画起来比照抄轻松得多。

林家琪

威廉 亨利 亨特

临摹他的画,唯一的感想是——您的心是细的和针眼一样吗!?

好厉害,好有耐心,好细致,是那种可以让我暴躁到无力暴躁的细致。

学习到了做效果的方式可以不那么单一,水彩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呈现方式。

曾雨轩

致敬大师静物部分

这次我临摹的是康斯坦丁的画,在画的过程中首先我感受到了大事的构图风格和绘画风格,其次就是他在颜色上的运用和冷暖对比,

对比普通的联考静物,我感觉大师色彩会更加的丰富,有层次在这次绘画过程中会遇到的非常多的问题,比如感觉画面亮不起来,还有在物品的塑造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最后在成长摸索中还是解决了这些问题,并且体会到了画面的冷暖对比和层次分明,我觉得临摹大师进步的意义在于我们去感受一幅画的内涵和表现手法,把它应用到自己平时的绘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加我们的艺术审美。学习更多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


李乐晴

在这次大师临摹中,我发现无论你的造型多么精准,你的素描多么丰富,都不代表你能成为画家,被称为大师的画家一般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手法的。如果一个人尽管基础非常好,手法有多么熟练,但是在艺术的角度没有自己的个性,而是处处迎合别人,模仿别人,那么他也成不了大师的,还有的人画画面面俱到,中规中矩的人是成不了画家的,顶多能成一个画匠。这次临摹大师的画,我受益良多!

冯钰淇

在这次临摹大师的学习中,我临摹了水彩大师William Henry Hunt的静物习作。他笔下以水果,花卉和燕窝为主题的细致自然的静物画尤为出色,而我这次临摹的主题正是亨利亨特最擅长的花卉。他的水彩作品看起来并没有带有很强烈的水性,更多是写实的感觉,威廉利用水彩的温和性在静物画中白底色之上用阴影和细小的点状画法描绘出精美的色调,画风细腻和谐,充满美感。但是因为时间的不足,我无法做到和大师一样的精细,我尽量从整体入手,画出他画中的色调和感觉。虽然无法完全的体验到点画法的细腻之处,可是我也在临摹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大师配色的和谐和对物体观察的细腻。在这幅画中我除了技法还学会了对画面的取舍。既让我的绘画技巧逐渐成熟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主观把控画面。

王可

廖芷晴

冯钰淇

王奕丹

陈倍盈

秦芷恩

风景人物部分

秦芷恩

戴钰蕾

赵颖淇

柴尔德·哈桑姆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美国印象派绘画大师。《群岛浅滩上的罂粟花》这幅画上花园与岛上崎岖的地形形成了奇妙的对比。在这幅面中,充满活力的红色罂粟花缠绕在郁郁葱葱的绿色树叶中,展现了漂白的巴布斯岩石的景色。画家使用的颜色饱和度偏高,让人感觉到这幅画所带来的明亮,快活的感觉。风景画与静物非常不同,风景画虽然没有型准的要求,但对色彩的把控却是非常严格的。尽管在画的过程中一直点点点让人感到很痛苦,但是出来的效果并没有让我失望。

虽然完成的没有特别完美,但我觉得这次临摹过程当中对美的感受是最珍贵的学习体验。

陈明慧

心得体会:风景课题我选择了俄罗斯画家希施金的作品,第一次看到这张作品就被阴影部分通透的蓝色所吸引,于是就决定选择这张啦。这张完成的也比较顺利,感受希施金大师的笔触磨砂感,感受空间推移的虚实,感受颜色在光影和空间里展现的变化。他的作品有一种对场景写实却又主观处理光影的美感,真的很值得细品推敲。我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对于色彩颜色的推移方法,更深层次地感受空间描绘空间,让颜色透气,让颜色都在该出现的地方。其实更吸引我的还有他的《森林歌者》,树木阳光所带来的绽放生命力。这次的课题真的是受益匪浅!

朱子秋

还在本学期中临摹了大师克劳特•莫奈的作品睡莲,从中学习和感悟大师对风景的应用和理解。睡莲是莫奈晚年时期重要的绘作之一。睡莲中倾注了莫奈极大的创作热情,运用了光和影的,甚至超乎对物体本身的表达。在莫奈笔下的睡莲绘画出一种美景的意境,看似随意的彩色线条笔触柔美,似乎让水流动起来,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间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参观者站在画旁,就如同伫立在池塘旁边。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他对颜色的绘画表达,更是感受到梦幻般的意境和绘画时的感触。

曾雨轩

风景

在临摹这幅日本桥的时候,在刚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我就是觉得这幅画非常的难,刚开始我以为这幅画只有黄色和绿色,但是在画画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非常多不同的颜色当我画质不坏时候总是觉得画不完总是追求无限的接近,但是永远都达不到他的效果我觉得画莫奈的话真的是太痛苦了,我时常陷入该用什么颜色的困惑之中在临摹前,我会先去看看他的光影对比和画面构图,看那些植物的自然形态在临摹中会更加放大,细节深入去画但是我没有莫奈的神眼看不出来他到底是用什么颜色的?但是还是请自己的所能尽量还原,虽然结果没有非常满意,但是在过程中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临摹更多大师的画。

俞悦

大師風景心得 (歐仁•布丹)

「當場直接畫下來的任何東西,往往有一種你不可能再在畫室里找到的力量和用筆的生動性。」歐仁·布丹的這句話很好的表達了他的風景畫作給我的感受。他這種在室外迅速創作的風景畫有著簡單卻細膩不散碎的美感,給人寧靜與沈浸的感覺。在這幅畫里,天氣的變化、光線的變化、天空中雲朵的變化,最重要的是光線的變化,考驗了我捕捉色彩的能力。他並不特別注重人物的刻画,而是描绘整体,使画面给人从港口延伸到海里的空间感。而天空的空间感,则是更自然细腻的笔触肌理的变化,表现天空由近到远的颜色和海水的波光粼粼。这不同于浓墨重彩的,而是淡淡的浅灰色调,让我沉浸其中。

王辰雨

梅纳德迪克森 《峡谷农场》

我虽然不认识这位画家,但是这幅画被收录在大师色彩风景里了,第一眼看到它就把我狠狠地打动了: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大片红色的山谷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造型虽然简化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让人觉得壮丽宏伟。这幅画激起了我对自然强烈的爱和向往,出于这简单的情感,我把它临摹下来。

彭海铭

这是第二张风景,临摹了一张不知作者的风景《威尼斯的丽都湾海滩》,这幅作品偏向印象派,我学到了如何精准概括海浪与沙滩,锻炼了我的观察能力,海的冷暖变化与沙滩的塑造。

龙云琪

通过这次临摹大师作品,不仅仅是领悟到了大师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上的技术的高超, 还了解和体会大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美学理念及作品中外化岀来的精神特质和审美意趣,对后续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启发。希望在今后可以通过不断的磨砺自己的基本功,向大师们学习,获得新的突破与提高。

邓芯韵

冯韵加

马诗源

王可

林家琪

梁嘉峻

杜婧熙

爱德华·布瑞恩·席格的那副萨福克海滩相比方丹拉图尔的在形的控制上相对没有那么严格,但用颜色表现天空中云的体积和光影也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尝试

♪(´ε` )

陈恩

陈倍盈

大师作品临摹感想:这次我临摹的是爱德华约翰波因特的作品。他是一位出生在法国的英国古典主义画家、设计师和艺术品管理人。他是维多利亚时期最后一位伟大的古典主义画家。注重细节描绘,复杂构图,华丽造型,人体动势和异国情调。通过对波因特《圣朱利奥岛奥尔塔湖》的临摹,我感受到他对细节刻画的讲究,以及他冷灰色调熟练的运用。这对刚学习水彩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起初的我对于许多细节的有些无从下笔,再到后来如何控好笔、控水,还有在用笔的技法以及调色方面,都令我逐渐疲惫,但人们常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好在这一切问题都顺利解决了,在这过程中我也学到很多用笔调色的方法,收获满满。

邓熙琳

戴钰蕾

黄熠

本次是临摹乌克兰现代画家丹尼斯的风景写生,是我第一次用水粉这种材料,以前从来没用过,十分不顺手,过程中出现了颜料调得过于均匀、上色后颜料变色、以及颜料在画面上融合不了且画不薄的问题,有可能是我画水彩画多了的缘故,水粉是不那么好驾驭的颜料,但是反过来想:为什么联考、校考这种颜料都占主要位置?我想大抵是考验考生的调色能力和作画经验吧;这幅习作总共用时三个小时三十多分钟,刚画完时到现在都极不满意,因为我表现不出我所能看到的,手头功夫太弱了,心里很难受,好像技不如人,但是确实是技不如人,还好有点自信,基础扎实不怕以后画不好,毕竟水粉只是一种绘画介质罢了,也不会什么样。

赵筠杨

这次非常作死地选了水彩临摹油画风景,细节过多画的很慢,但也同样能提升我对细节的观察和刻画。第一次画风景,绘画的过程还有待提升,比如过于注重细节而没有注重大关系,第一次铺色对于颜色的把握不够,导致与原图差距太大重铺了很多遍。

王奕丹

梁松龄

冯韵加

陈先礼

而梵高的《盛开的桃花》,我在临摹的过程中又是另一种感受。画面整体运用亮灰的颜色描摹果园中的一棵盛开的桃树,运用梵高的经典点彩画法。本画在技法性上并不算突出,这也与梵高个人原因有关。但本画传达的感受——如此灿烂的生命,从我见到这张画时,便为之感叹。满园生机在纸上盎然,发挥着他后印象派的优势,直抒胸臆地去表达,如此鲜明的冲击观者灵魂,枝干用简略的黑线勾勒,些许弯曲,仍十分有力。画面所有的部分。都用层叠的小色块铺满,这是一种简单的技法,却能传达如此强烈的感受,运用心灵给予画面概括。因此,再加上本人对于梵高的喜爱,这张在临摹的过程中我越画越忍不住赞叹道:“真是天才,天才才画得出这张画!”因此在临摹过程中,我也奉献了对梵高先生最大最真诚的敬意。最后的效果令我满意。

除了个人的静物风景训练,我们还有共同完成的任务。小组作业不仅展现实力,而且展示我们的团魂。

以下是艺术家深度解析部分(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大师之所以成就经典,历尽千百年仍能被我们仰望,临习模仿,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面貌。千人一面真的会让大家变得失去审美意识,缺乏自我感受。还好,在此刻,我们仍能欣赏经典。

今年的致敬大师出品稍晚,因为大家的体验更加丰富。我们从诚挚临摹大师到深度解析大师,从画到讲再到做,每个环节都很投入,个人和小组作业的表现都格外精彩,在此对每位同学都予以表扬!尤其是我们的各位组长:陈先礼,俞悦,杜婧熙,冯韵加,王奕丹,廖芷晴,她们在整个团队合作过程中的操心与付出更多,最为辛苦,大家都看在眼中,所以也都积极参与配合,共同完成PPT讲解和海报制作两项作业。

时值五月,高考就在眼前,我们高二的同学也满怀期待,蓄势待发。我想说,所有付出的努力其实都只在点滴间,无论未来会怎样,我们已经行至此地,亦将继续前行。往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爱你们!祝福你们!

                                                         叶芳

                                                   2023.05.20

                         

阅读 41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