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2023年“中小学数学学科和学前教育(吉林省)送教助演”专题二次培训

End.
创建于2023-10-30
阅读 3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有幸参加了“阿勒泰地区2023年“中小学数学学科和学前教育(吉林省)送教助演”专题二次培训。

此次培训时间上是有限的,对我的启发是无限的。最深的体会是:立足实际,立足学为中心,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在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侧整对经验的感知。通过学习,我看到新课标的变化,由以下几点:应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优化数学课程内容结构,制定了学生发展标准,增强了指导性,体现了教学平的一致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践行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亲身体验,多去思考和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讲:要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即:了解原来;从学习起点出发;知道现在;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服务未来;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一:可以直接拿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经验。这样的生活经验有许许多多,例如: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人民币,时间的认识,等内容时,学生有不少生活经验可以直接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挖掘和利用,很好地把握住学生认知的起点。

二:可通过类比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经验,这样的生活经验,从表面上看,似乎不能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构成什么直接联系,但却可以通过类比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比如学习,在学习“循环小数时,我们可以激活儿童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日升日落,白天黑夜周而复始的经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循环小数中循环的含义。”

三:做好课前调研。上课前运用访谈或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找准教学的起点,学生已经清楚的知识,不需要重复讲,学生较模糊,有争议的认识和未知的内容则需要重点研究,讨论解决。如:“圆的认识”一课,通过课前测试发现,100%的学生认识圆,98%的学生已经会用圆规画圆,90%的学生了解半径,直径,圆心这几个名词。课堂总是处于一种变的状态,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变化,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和积累状况在变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听一听学生的想法,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真实想法,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为,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从而对课堂中的各种信息综合把握,及时判断。

四:读懂逻辑起点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这取决于教师能否认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顺利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迁移。因此关键是“梳理教材”。例:《三角形的面积》利用知识内在的启发性和传递性,将认知巧妙的附着于原有认知,基础上,用数方格的方法;或底乘高,算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比较这两种算法,结果一样吗?哪一种比较方便?如果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你觉得可以怎样计算?分析:学生研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方向和思路:能否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然后从平行四边形面积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在思维的惯性下和问题情景的感悟中,学生面对一个单个的三角形时必将会萌发“借一个”的思想,设计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后进行计算。在这里,探究的起点其实就是新知生成的附着点,它激活了学生的猜测意识和直觉思维,促进了新知识的有效建构。

以“学生定教”的核心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教学内容和真实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让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高品质服务。

“以学定教”的课堂,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将教学过程变成机械兑现教案的过程,要由执行教案转向依据学生的理解水平与学习状态对教案进行“再创造”。简言之:要舍得放手,开放式教学。

例求圆的面积中,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s=πr²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割补法,将圆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梯形,从而推导出s=πr²,这才是关键。而这些需要进行大单元教学,为此要做到:①研读教材内容,对应课标要求,学生的认知准备岳心理主准备等,按规定的课时,判断本学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大单位。②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理清本学期的大单元逻辑以及单元命名,按大任务或观念观念项目,问题将相关知识或内容结构化。③综合考虑单元设计的要素,包括名称课时,目标,情景,任务,活动,资源评价等,并以相对规范的格式呈现出完整的设计方案。④进行教学一体化设计,要求我们关注教学目标,学习过程,多元评价,研读新课标,通过横向分析,纵向分析的方法,了解各个学断的不同目标,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习惯、态度、能力等,课堂要从只是传授转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中可通过创建真实情景,建构评价意识,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进行多样化的课堂及时评价,通过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法或口头评价,随堂检测,课后作业检测等,将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按照提出问题-组织学习-表达成果,交互反馈_整合提升顺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切磋,时时交流互研,才能激发教育潜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我们将始终怀揣着对教学教研的热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上不断挖掘,在践行新课标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开启更加美好的教育新征程,书写更有意义的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新篇章。 

谢谢大家!

曹雪艳 

              2023.10.31

阅读 3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