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金秋中的天高云淡,我们迎来了第二天的研修学习。上午是由上海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特级教师祝庆东老师带来的《怎样做德育科研课题:基本类型与典型范例》专题讲座。
祝老师由一个故事“我烙的饼为什么不好吃?”引入,深入浅出的为老师们介绍了做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让老师们体会到生活中、工作中处处有研究,研究一点儿也不神秘。
开篇,祝老师介绍了如何确立课题名称。科研以课题为载体,课题名称必须具备三要素,即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课题越小越有个性。祝老师通过一个个课题名称的分解为大家解析了如何把大课题转化为小课题再到人人都能做的课题。
除了采用三要素命名课题,祝老师还介绍了“两环节”结构命名法,即“用(策略)…提高(效果)…”,并利用排列组合的方式进行了变式,如:“…在 …应用”“基于……”“…背景下…”等,并在以上两种常用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课题群,阐述了在课题名字表述上要注意的六类问题。
接着,祝老师谈了研究方案如何设计。课题“设计论证”的内容要素主要有:问题提出、概念界定、现状分析、选题价值、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成果、研究条件。
在课题“设计论证”时,一般思路是:问题提出(问题怎么来的)和概念界定(它研究什么问题)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现状分析(别人是怎么研究的)和选题价值(研究它有什么作用)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主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研究成果主要解决“做出什么”的问题;研究作用主要解决“能做到吗”的问题。把握住以上思路老师们在撰写课题申报书、课题论证书、立项报告和开题报告的时候就能顺利实现撰写的逻辑。
最后,祝老师给老师们介绍了做研究时检索和应用的方法。以“班主任”“教学导入”这些关键词为例,给老师们演示了如何用关键词进行一级检索和二级检索,从而进行文献资料的搜索和整理,完成文献综述。并通过“做得好”“说得好”“写得好”三个环节完成课题研究的应用。
祝老师的分享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老师们的德育科研路,消除了老师们不想做、怕做课题的畏难情绪,激发了老师们选题、做研究的热情。
下午,在舒朗明静的秋意中,我们踏进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席璐校长在讲座中提出“亲师合作,家校共育”,做到手拉手、肩并肩、心连心,力求培养外语特长、和谐发展的现代风尚少年。在学校的融情绵远中凝聚家长的防微远见,办好家长学校,积极开发家长学校课程,引领家长成长,以身示范。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亲师合作的美好、家校合作的同心。
看阳光温馨恬静,沐微风和煦轻柔。携一抹霞光,看天际云卷云舒;携一颗初心,探教育的曲径通幽,助郫都教育发展。今天的培训,我们共赏教育之美,共探教育之妙,今后,望共追教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