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小故事】小三班主题活动—《长大那些事儿》

杨雪
创建于2023-10-26
阅读 4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活动起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是健康领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

小班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积累,但很多时候会出现畏难情绪,长辈也比较喜欢包办一些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造成幼儿在自理方面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在“长大那些事儿”主题中,我们将带领孩子一起了解自己,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发掘自己的潜能,享受长大后带来的那份自豪和愉悦。

二、网络图

三、总体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有自己的特点。

2.发现自己的成长,并讨论让身体成长的办法。

3.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我、展示自我,欣赏他人。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我长大了

这个主题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活动之初,我们在家长群中布置了小小的任务,进行家园共育,让大朋友和小朋友携手完成。

(一)成长小调查

这是本学期第一次小任务,家长们也都积极的参与了进来,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了此次调查表的填写。

活动分析:通过和父母交流合作了解了小时候自己和现在的变化,并与大家分享,发现不同,孩子们围绕着小时候的自己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展开了讨论。

丫丫说:以前的我是短头发,现在是长头发。

梓涵问道:“老师,那个男孩子是谁?我好像不认识。”

知义说:是我,我小时候是“男孩子”的样子,现在是女孩子的样子。

活动分析:幼儿通过观察、对比,分享自己的成长变化,促进了自我意识的发展,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通过和父母一起调查交谈增进了亲子情感。

(二)成长列车

第一个问题:小小的我,从哪里来?

有一天,月月走过来告诉我:“老师,我妈妈的肚子有一个小宝宝!”

我便问到:“那妈妈肚子里的宝宝有多大呢?”

我一起来看看月月的回答吧!

00:14

谈话分析:我是从哪里来的呢?孩子们对于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大部分幼儿都知道自己是从妈妈的肚子里面出来的,但是对于自己是如何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并不清楚。

于是,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认真的看看我们是怎么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的吧!

01:40

看完视频以后,大家也展开热烈的讨论。

昊昊说:小小的细胞,就像一颗小豆子。

子衿说:我觉得它看起来根小蝌蚪变成青蛙有点像。

欣研说;原来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是这样长大的呀!

星辰说:所以,我是从这么小小的细胞长大的吗?好神奇呀!

原来我们都是从很小的细胞开始慢慢变成的,妈妈真辛苦,我们要更加爱妈妈。

教师分析:“我从哪里来”是幼儿都关心和好奇的事情,说明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对自己的出生也产生更多的疑问。通过活动孩子们对自我生命的起源感兴趣,知道是妈妈的子宫孕育了自己,也初步了解胎儿在子宫内成长的粗浅知识,了解妈妈的辛苦,加深对妈妈的爱。

第二个问题:宝宝时VS现在,我有什么不同?

在了解了我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后,为了孩子们对于我长大了这件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孩子们分享了自己一岁前的照片。

01:25

活动分析:长大是件美妙的事情,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孩子们讨论、发现、感受着自己的变化,身体的强健、能力的提升、挑战自我的成就感和喜悦感,都是孩子们成长的财富。

(三)我的自画像

在分享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有什么不同的时候,孩子们各抒已见。

瑞轩说:“以前的我很爱哭,现在我喜欢上幼儿园”。

坤夏说:“以前我很爱撒娇,现在的我很独立。”

梓涵说:“以前的我很挑食,现在我什么都吃。”

上了幼儿园后,幼儿有了明显的自我意识,身份角色也开始变化,他们正处在加深对自我认识和同伴了解的阶段,在相互交流中也认识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特点,每一个我都是最棒的我!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三班孩子们的自画像。

活动二:能干的我

进入幼儿园后,孩子不仅了解了自己长大了,同时生活技能也得到了提升,自理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能用能干的小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陈鹤琴先生提出:“凡事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我们便从能干的小手为切入点。

(一)我的小手真能干

利用丰富的图片带领幼儿感受手的不同本领,同时拓展幼儿的经验,使其在联系自身谈论时有更多不同的方向。

(二)我会叠衣服

天气逐渐转凉,很多孩子早上入园都穿了外套,脱掉外套后,放衣服的地方变得乱七八糟,因此,我们运用生动的视频和组图引导幼儿了解叠衣服方法,并能按照步骤联系叠服。激发幼儿萌发自己叠好衣服意愿,乐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01:04

活动三:成长的秘诀

(一)想长大的熊

培养幼儿喜欢听故事,对长大充满期待,尝试去了解小熊对长大的期待和努力长大的方法。

只有成为大熊才能当船长,那怎样才能成为大熊呢?想长大的熊试了好多办法都没有成功。孩子们也纷纷给小熊支招。

很多孩子都说要吃东西才能长大,那食物是如何让我们长大的呢?·

(二)我们为什么会长大?

我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视频,帮助幼儿初步了解食物消化的过程,同时用动作模仿食物的消化过程,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认知。

但也有不足,可以将食物消化过程投入到区域活动中,利用有趣的活动过程,让孩子观察食物会经过哪里,了解消化的过程。

教师总结与反思:

活动还在继续,孩子们也在不断的成长,我们应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全面深入开展更系列的活动,一步步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虞永平教授曾说过: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构建班级主题课程,应立足与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我们需要始终以《指南》《pck》为方向,以生活化、游戏化的精神为引领,在生活中倾听儿童的内心,追随儿童的兴趣,聚焦问题,在对话的情境中,不断反思,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只有源于幼儿兴趣才能由故事,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是构建主题课程的动力,只有追随幼儿的脚步才能有课程,只有提供多种机会才能让幼儿主动与、探究、发现,就能构建精彩的课程故事。

阅读 4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