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  共展风采——历史新教师公开课活动

用户16622735
创建于2023-10-30
阅读 14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十月,携一缕仲秋的芬芳,凝一份教育帮扶的真情。从教研中出发,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羊山中学历史教研组于2023年10月30号组织新入职教师公开课活动。全体历史组教师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

教师风采

  第一堂课由教二2级部张璐瑶老师在七年级(29)班展示公开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首诗歌引入课题的同时也点燃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张璐瑶老师紧扣目标教学,学习目标制定严格根据课程标准,可操作性强。

  张老师声音洪亮,教态亲切自然,极富感染力,让学生了解西汉建立之初的社会状况;通过了解修养生息政策带给社会变化,以史为鉴,关注民生;从文帝景帝的治国措施来了解当时社会繁荣的景象,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勤俭治国的启示。

  第二堂课由教二3级部王雨晴老师在七年级(41)班展示公开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首先,王雨晴老师带领同学们进入课堂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个猜谜语,激起学生对本节内容探讨的兴趣,又通过齐读课程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接着,课堂上王雨晴老师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学重难点突出,方法新颖、灵活,能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学习,充分调动和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为学生们提供了自由思考的空间,展现了老师的扎实基本功。

  课堂上,王老师始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紧扣教学目标,围绕重难点步步推进,实现了德育与智育的双重教学任务。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们在课堂中体会到实施仁政,关注民生,国家方能富强的道理

老师们积极听课评课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听评课活动的开展,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提高的平台,使教师们分享、学习了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有效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本次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为历史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达到了展示、交流、促进的目的。

  听课结束后,大家对张老师和王老师给予高度的评价,同时也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使历史组教师受益匪浅。

  叶玲老师指出七年级历史课堂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在上课过程中教师的状态决定着学生的状态。老师上课首先要明晰问题所在,抓住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析讲解。在学习历史的最初阶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怎么做笔记等。

       

  李珍珍老师和李明月老师建议:想要上好一堂较好的历史课教学,要会发掘主线,找到一条能贯穿全课的线索,突出主题。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由学生自主回答。以后关注学情,七年级的孩子刚升入初中,有一些字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避免出现错别字。要关注课本上提供材料,充分发掘课本价值。

       在上课时多媒体工具是老师的帮手,在如何更好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方面刘京老师也给予了指导:首先PPT版面设计中,文字字号不能小于28号,尽可能使用黑体或微软雅黑体,使画面更加和谐。其次,要始终牢记多媒体仅是辅助性工具。李玉琳老师补充提出:讲课过程中,运用课件的同时,教学语言要富含感情,不可太过平淡, PPT和语言艺术应结合起来,为课堂学习增加趣味性和感染性。

  陈雨老师和余红丽老师提出: PPT上的语言要简洁明了,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使教学内容连贯突出重难点,规避将过多语言呈现在PPT上的问题。在上课时不仅老师要使用历史语言,同时也尽可能的要求学生使用历史语言,引导学生将口头语转变为具有专业性的言语。

  最后陈主任对本次调研进行了总结,他为我们分享了在交流学习中获得的经验“老师首先要'站的稳',要熟读课本,熟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掌握学习表现出自身的专业性,做一个合格的老师。站稳之后要追求'站得好',在合格的基础上继续向高层次进发,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能够以榜样的身份出现在教师队伍中。最后奔向我们的最高追求'站成名'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新教师提供了成长锻炼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此次教研活动创造了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相信我校历史组教师在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后,不断磨砺,绽放出新的光彩!

阅读 14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