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一种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物质,它无时无刻存在于我们的三餐、我们的身体、我们耐以生存的空气里。它是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物质,是医学行业的必需品,也是我们工业生产的必备元素。那么盐究竟是如何得来?它身后又蕴藏着怎样的故事?那么就请与我们六年十五班的同学们一起,带着对盐的好奇心走进汉沽盐田,开启我们探索盐文化之旅吧!
尽管这深秋的清晨,薄雾依稀!依然难抵孩子们对今日份探索之旅的迫切之心,早早就来到校门口集合等候,带着一路雀跃的心情向着目的地出发!
第一站:长芦汉沽盐业展览馆
作为南开小学的学子,要时刻谨记学校宗旨,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在家委们精心的组织下,整齐有序列队入馆参观学习。
跟着讲解员生动深入细致的解说,孩子们的思绪一下子被带入到千年芦盐的起源——汉代,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关于盐业发展史上的古老物件,每一件都在讲述着中国盐业从古至今在开采制造、盐政管控、技术研发上的发展与革新。盐业产业从古至今不断发展与完善,展现出中国人通过勤劳与智慧,一步一步迈向更好的未来!
盐业的发展,不仅是时代进步的象征,也造就了地区的独特人文环境。因为有着悠久的盐业历史,汉沽很多地名都与长芦盐有关;人们的饮食也以咸口为主,地方特色菜“八大馇”也因此而深受地方民众青睐。
第二站:汉沽盐业风情区
品鉴完盐业发展史,亲身走进盐田,游览盐田风光。当地古渔村“蔡家堡”留存的清代后期的古风帆渔船“弘顺号”,是汉沽目前保留最完好的古渔船;解放前水上运输盐的艚船:俗称盐艚子,也完好的呈现在眼前。它们身上斑驳的痕迹,一一讲述着长芦盐业的历史故事。
野生动物救助站
古有七言隶书对联:“落凤翔鸥堪宝地, 刮金积玉古盐滩”。
长芦盐场是世界九大候鸟迁徙路线经过地,因其水产渔业富足,每年6-10月会有大批候鸟在此繁衍生息,其中受伤的候鸟则在这里救治之后重新回归自然。
与盐的“零”距离接触
爬盐山、下盐田、可以站在盐堆里与盐近距离接触,是大部分同学们人生的首次经历!登上观景台瞭望那些一眼望不到边的晒盐池,辽阔而壮观,晒盐池里卤水与卤水中“嗜盐菌”混合作用形成五彩斑斓的色彩,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七彩盐田景观。盐田在经历长达一百余天的风吹日晒之后,经过盐场自行研制的“双臂堆坨机”运输堆放,便有了眼前堆积如山的原盐。孩子们在高大的盐山前尽情的挖盐,看着手心里闪闪发亮的原盐晶体,眼睛里那惊喜而好奇的光也犹如盐晶体一样闪烁着!不禁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的科技智慧结合造就着我们意想不到的生活。
盐塑
读遍了盐的所有,最后动动手用盐塑造一件物品。在我们看来,经不住风霜雨露的盐,只要加以智慧和用心,也是能塑造出意想不到的物品。更何况我们是在南开母亲孕育下成长的树苗,只需假以些许刻苦、些许努力,相信我们便能长成笔直的参天大树,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加油!少年!“盐”着祖国的千年历史文化,去探索!去追寻你们的梦想吧!
组织者:六年级十五班全体家委
撰稿:林子瑾妈妈
审核:家校协会宣传部代部长张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