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起源
班级之前开展的《你好,小鸡》活动中,孩子们对动物充满了兴趣。最近发现孩子们在建构区也一直用积木搭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经过讨论后,孩子们自主确定了此次搭建主题《动物园》,而幼儿园的户外建构游戏碳化积木区正好满足了幼儿的探究欲望,开始了本次搭建之旅。
第一次游戏
睿睿:我在地面搭出了一只长颈鹿,我的长颈鹿的脖子可长了。
彤彤:你们快来看我搭的小骆驼,背上驼起来的是驼峰。
辰辰、娜娜:这是我们搭的小毛毛虫。
椿凌:我用积木还用了架空的方法搭了一只长颈鹿。
小朋友们搭出了许多小动物,有长颈鹿、乌龟、毛毛虫、蜗牛、骆驼、蜘蛛、小马……
书面表征
集体总结
一、发现问题: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1.积木非常容易倒塌。
2.好多积木被拿出来了,但却用不到,导致地上有很多没有用到的积木。
3.有的形状积木较少,幼儿会容易出现争抢问题。
4.只进行了动物搭建,小朋友们显得有些枯燥乏味。
二、分析原因:幼儿搭建前没有做好规划,幼儿游戏时的规则意识较弱,幼儿合作经验少,不会进行分工合作。
三、解决办法:
1.积木容易倒塌可能是下面的支撑不稳,也可能是被小朋友碰倒。
2.搭建前和幼儿提前说好游戏规则。
3.改变建构方式,用架空等方式代替垒高,使积木最大化地被利用。
4.搭建前可以请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记录或规划。
教师分析
建构游戏是幼儿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操作建构物体或材料,使之呈现出一定的形式或结构的活动。户外建构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
第二次游戏
带领幼儿了解动物园内部构造以及小动物们居住的环境后,小朋友们再次开始了搭建行动。
设计图纸
第一次搭建后进行的讨论与总结,小朋友们有了一些经验,这次在搭建前小朋友们先画出自己需要搭建的图纸。
尝试中……
从小朋友们设计的图纸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再是搭建单一的动物,而是在一个区域里面划分多个小区域搭建动物,组成小型的动物园。
在搭建过程中,小朋友们也不再是自己搭自己的,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搭建。
集体总结
一、发现问题:
1.回顾自己搭建的动物园发现动物园里没有留出“路”,其他小朋友怎样参观呢?
2.如果要参观可能需要门票。
3.我们的动物园能容纳多少人参观呢?
4.发现有些动物园缺少大门,动物会跑出去的。
二、分析原因:
1.幼儿搭建经验较少,在搭建过程中忘记了留出参观的“路”和动物园的大门。
2.因第二次搭建幼儿基本都还是围绕自己的地方进行搭建,所以地方都较小,容纳不了多少游客。
三、解决办法:
1.请小朋友们自由设计门票和动物园大门。
2.所有小朋友共同合作搭建一座动物园,这样就可以容纳许多的小朋友参观。
教师分析
幼儿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根据经验进行想象搭建;会看平面图,并能把平面图像变成立体搭建物。以敏锐观察、自由、创造思维为基础的活动。
第三次游戏
材料激发了幼儿的建构灵感,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联想到进动物园需要门票,于是小朋友们自己进行设计。
小朋友们自己设计动物园的大门。
孩子们逐步形成合作意识,从共同搭建到收放材料,有语言交流,有矛盾碰撞,也有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幼儿的搭建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了。
小朋友们抛开叠放的固定思维,将木板竖过来连接在一起,并且所有小朋友都在共同努力搭建动物园,动物园有路、有大门、有围墙、有小动物。
集体总结
一、发现问题:
1.开业后,动物园没有人收门票。
2.小动物们没有吃饭的地方。
3.我们可以把小动物画出来贴在动物园的动物身上吗?那样看起来更方便。
二、分析原因:
1.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发现搭的小动物有的人不认识是什么动物,所以想要用画来表示动物,这样会让别人一眼就能认出。
2.小动物们没有吃饭的地方,也是小朋友们联系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在参观自己的作品时发现的问题。
教师分析
幼儿初步了解各种拼搭的名称;学会简单的堆叠、平铺、垒高、围封等技能。 教师及时引导幼儿思考回忆生活中去过的动物园,最终引导出幼儿各种各样的拼搭玩法。
总结反思
游戏回顾是个特别重要的环节,通过视频和照片,让他们看到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并以多种方式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新认知、新理解和新能力的机会。建构游戏深受幼儿的青睐,在动手搭建中促进幼儿的脑部发育,开发智力,更重要的是建构游戏促使幼儿在合作、交流的游戏氛围中,尝试开拓和创新,体验成功和快乐。“动物园”这个游戏差不多接近尾声了,但我们的游戏不会戛然而止,后期我们将以幼儿的兴趣和问题为导向,继续在他们的实践探究中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