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名师相约,共赴数学之“美”——记海尔希望学校数学组教师观摩“和美”课堂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星期六。
创建于2023-10-29
阅读 322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10月28日、29日,“和美课堂”第二十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余干县海尔希望学校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学习成长,特派6位数学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在短短两天的学习中,我们有幸聆听了9位专家的课例和讲座。

周卫东老师《加法数量关系》

  周老师借助三个问题引出课题,引导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总结出三个数量关系,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总量=分量+分量,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归到生活中去。促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探寻加法数量关系的本质,体会模型的价值,发展模型意识,在用数学语言表达关系的过程中逐步抽象模型。并在课后开展《四个走向: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与行》讲座。

苏明强老师《分数单位》

  苏老师通过创设情景“1是个妈妈”,围绕四个核心问题“1是谁生的?长啥样?有啥用?还有吗?”巧妙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认识分数单位,感悟分数单位与运算的关系,体会计数单位的一致性,发展数感和几何直观,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变中不变思想,积累观察的经验、思考的经验和表达的经验。接着苏老师以《把握内容的一致性,关注认知的阶段性》为主题开了一场精彩讲座。

贲友林老师《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

  贲老师从课本上的一道题出发,围绕“怎样求其表面积”这一核心问题,以“看到数想到形”为主线,探究了表面积的求法。贲老师又引出了不同情况侧面积的不同求法,整节课围绕这一道题展开,却又讲了不同的题型,老师重在启发引导,学生重在思考、质疑、表达。

罗鸣亮老师《图形的运动》

  罗鸣亮老师的《图形的运动》这节课从联系的视角、整体的视角,实现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深度把握——都是图形的运动,都是全等的变换,只不过变换的形式不同,建立起内在关联,也就让学生对知识完成了整体建构。课堂中,罗老师让学生经历观察、想象、描述的过程,理解轴对称运动的性质和本质,沟通平移、旋转、轴对称三者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俞正强老师《曹冲称象》

  俞正强老师执教的《曹冲称象》,让学生与二年级的语文学习以及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学生从生活的语言到意象的语言到数学的语言。通过把等量的量感从一种具象的重量变成抽象的价值,让学生把对等量的理解作一个转变。不把等量都限定在重量上,等量转化就这样植入到了学生的心间。

储冬生老师《认识正比例》

  储冬生老师注重问题驱动式教学,在问题的提出、探究、解决和拓展过程中,致力于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倡导问题驱动式教学,意在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逐步由“爬楼梯型”走向“登山型”。

强震球老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强震球老师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中,通过猜测、观察、想象、操作,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正确的计算公式。课堂中,让学生经历对图形的观察、想象、比较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初步知道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吴正宪老师《分数的意义》

  吴正宪老师执教了四年级最新课例《分数》,课后,做了《注重内容结构化,落实核心素养》专题讲座。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她充分关注儿童,启发儿童思维,让孩子“没事找事”,于“无疑处生疑”,注重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吴老师从大单元的角度,从计数单位的角度,启发学生思考。

顾志能老师《分数大小比较(练习)》

  顾志能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分数比较大小(练习课)》,整节课都体现了新课标下的“创设真实情境,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理念,整节课围绕着一道分数的大小比较练习展开,学生们在顾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开阔思维、表达想法、成功探索方法通分法、化小数法、分子扩倍法和分母取中间数法。在最后一种方法分子分母各自相加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证明)、下结论,思维得到了发展。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唯有专业,才有尊严。新课改之路目标清晰、信念坚定、不疾不徐。希望我们所有数学老师在一次次聚焦课标、课堂、教研的专业之路上,步履坚实、行稳致远!

阅读 322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