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育新视野 观摩新课堂——记上高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赴婺源参加名师教学观摩活动

创建于2023-10-29 阅读1809

慕“教育新视野”之名,赴“教育新视野”之约。2023年10月28日教育新视野·第十五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如期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举办。为了获取前沿教育理念,全面对接新课程标准,探索核心素养与学科实践导向的课堂教学新样态,上高县进修学校组织四十四位老师参加了此次的学习活动。

本次观摩活动为期2天,共聆听了6节最新课例和6堂教育专家的讲座。

北京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武维民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开课课例《认识倍》。武老师重视在真实情境中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提出合理问题,在问题中“感知”倍、“认识”倍、“创造”倍和“拓展”倍。

北京市特级教师张宏伟老师带来了六年级全景打通课《另类的分数比较》。张老师语言风格幽默有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尽情发散思维,打破固有的思路,寻求一题多解的方法,强烈的思维碰撞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不能仅仅关注课本,而是学会建立知识网络,不要被禁锢,要多去思考。

江苏省特级教师许卫兵老师带来的三年级《认识分数》,许老师先从联系生活,回忆整数入手,想象“比0多比1少”引出分数;把一块饼平均切成三份,吃了其中的一份初步感受三分之一;再动手操作折出长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最后通过拓展练习,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江西省特级教师李保伟老师带来的四年级《商不变的规律》,这堂课具有很强的数学思维和探究空间,李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能力,出示一组数据,通过计算比较,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看,再从下往上看,从不同的角度自主思考发现商不变的规律。主线明朗清晰,在课堂中,始终以“变”和“不变”来贯穿整节课,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有何用?”三方面展开讨论。教师用轻松、愉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商不变的规律进行探讨并能及时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体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构。最后用“变,是为了不变。”、“不变,是为了更好的变”等几句充满哲理性的话语结束了本节精彩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数学与哲学的学科融合。

第五堂课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执教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本节课是一堂练习课,却又不是寻常课堂的练习。贲老师的课堂构思于新课标提倡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本课通过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合作交流,巩固总结出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4种计算方法,让学生充分思考这些方法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个算式表示了长方体的哪个部分。在总结中深化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原理的理解。整个过程教师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第六堂课是来自江苏省特级教师张祖润老师执教的《小数加减法》,本节课从回顾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入手,引发猜测“能否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小数加减法?”出示情景图,创设情景,从学生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展开,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 4.75+3.4= ),先对小数加法的计算展开研究,学生借助小贴士独自完成学习单进行汇报交流。让学生猜想并利用化成整数、元角分、计数器、图形等不同方法验证结果,全班总结:小数点对齐,要从右往左算。有意义的在教学和生活中架起了一座桥梁。在研究小数减法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追问“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并用十进制计数法的历史缘由来解释小数加减法是从整数加减法迁移而来。整堂课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重点,在一步步的探究中让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剖析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通过本次的学习,受益匪浅,收获满满。在新的课程方案、新的课标指引下,要不断学习充电、学会改变。躬身入局,改变自己,改变学生。愿我们在教学之路上,守正创新,砥砺前行!

阅读 18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