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课例观摩与研讨活动——文昌市重兴中心小学语文科组第九周活动纪实

王怿
创建于2023-10-28
阅读 8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语文习作教学效率,按照学校语文科组教研工作计划,我校语文科组第九周开展了“教-学-评”一致性习作教学课例观摩与研讨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语文教研员、语文科组长和三至六年级语文老师。活动主要有三个环节:1.集体备课;2.课例观摩;3.课例研讨。

集体备课

  语文科教研员宋乃义老师组织学校五年级语文老师和执教老师进行备课。备课过程中,主备老师阐述备课思路和依据,老师们积极参与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宋老师总结备课要点。

课例观摩

  第一堂课例展示活动在五(1)班教室进行,由符曼老师执教《二十年后的家乡》习作讲评课,听课老师有四到六年级语文老师。

  在这堂习作讲评课上,符曼老师先是带着同学们一起回顾了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并从习作要求中提炼出了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分别是:

       一、想象大胆合理,写出家乡的变化。

       二、分段叙述,每个自然段写一个变化。

       三、结尾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美好祝愿。

       

  照着以上三条标准,符曼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习作范文进行了积极的发言和大胆的表达。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能对范文进行准确的评价。

       接着,符曼老师抽取了一名学生的习作,让同学们共同帮助其修改。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本次习作要求的理解。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修改后的习作变得更加精彩了!

       最后,符曼老师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们进行互评互改。

       在符曼老师的用心指导下,学生们的作文都比上一次有了更大的进步!

  第二堂课例展示活动在六(3)班教室进行,由宋乃义老师执教《桥》第一、二课时,听课老师有五、六年级语文老师和徒弟文新兰、莫玉敏老师。

  在导入阶段,宋老师先是带着同学们复习了上节课的生字词。进入了课文的学习后,宋老师设置了学习活动一,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矛盾冲突情节并发现人物特点;再设置学习活动二,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对情节的推动和对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最后回归语文要素,总结了学习小说的方法: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课例研讨

  第九周例会在学校党员活动室进行,由语文教研员宋乃义老师主持,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例会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一、读书分享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反思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课例评析

      四、读书分享抽签

  首先,林海燕老师为我们做读书分享。林海燕老师此次分享的是荣维东老师主编的《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她主要从以下几点为我们分享:

       一、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手段

       二、阅读训练的方式

       三、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师生在体验反思中反观自我、认识自我

       

  海燕老师从文本解读方面为我们带来了关于解读教材文本的一些全新的观念,打开了各位老师关于文本教学的新思路,引起了各位老师的广泛探讨。在各位老师的畅所欲言中,大家又获得了一次新的读书体验!

  其次,由符曼老师为《二十年后的家乡》这节课做教学反思。符曼老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1.本课时的核心目标(或素养目标)是什么?

       2.怎么组织学生达成核心素养目标的(即布置了哪些任务达成目标?组织哪些学习活动完成目标)?

      3.达标质量如何(评估依据以及学生表现)(为提高达标质量采取的措施)?

  紧接着由符秋阳老师对这节课做课例评析。符秋阳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评价了这堂习作讲评课的亮点:

        1.落实核心目标

        2.做到“教—学—评”一致

        3.聚焦训练点,指导依评价标准修改习作

        4.老师关注学生,人人参与

  符秋阳老师发言结束后,文新兰老师也针对宋乃义老师的《桥》这一课发表了自己的一些学习收获。

  文老师认为,宋老师的课堂,有许多值得大家参考和学习的地方。

       一,图文结合,形象生动。宋老师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采用了一张木桥的图片,脆弱的木桥与坚韧的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契合了主题,能够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直观地感受桥的形象和深层的含义;

       二,关注课堂,全员参与。宋老师在生字教学环节不仅会让学生读,还会让没参与读书的学生仔细聆听,纠正读音,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专注、认真地学习!

       三,聚焦人物,落实目标。宋老师在第一课时中设置的学习活动三,让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描写,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解读人物,理解人物,是紧紧围绕着本课教学目标所开展的活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知识。在第二课时的尾声,宋老师还会让同学们拓展思维,列举在生活中具有同样精神品质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们更加贴近课文中的人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小学语文教研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如何打磨出优质的课堂,如何用心为学生献上精彩的课,是我们正在关心的,也是我们正在研讨的。相信重兴中心小学的每一位语文老师,在新课标的引领和“教——学——评一致”的教学理念引领下,将会探索建构出更高质的课堂!

美篇制作:王怿

美篇审核:宋乃义

阅读 8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