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所得 研有所获——多伦县小学语文李慧燕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

多伦县小学语文李慧燕名师工作室
创建于2023-10-28
阅读 220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金秋意尚浓,教研正当时。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2023年10月27日,多伦县小学语文李慧燕名师工作室携手黑山嘴小学开展了送教下乡结对帮扶活动。本次送教活动主题为“古诗文教学展示”,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教育教学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建国、黑山嘴小学校长马伟明、李慧燕名师工作室成员及黑山嘴小学教师,此次活动分为课例展示和交流研讨两个部分。

                         课程安排

                       课例展示

  工作室成员马晓萌执教的是四年级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首先,马老师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课题,敏锐把握人物形象,为后文深入学习做铺垫。接着,设计自由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形式,逐级而上,落实不同朗读目标。随后,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查字典、看插图、联系旧知等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再通过品味揣摩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运用比较、推断、质疑等思辨性的阅读方法体会人物的思维过程,感受人物的智慧形象,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树立责任意识,积淀文化底蕴。

  工作室成员刘姝墨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古诗《书湖阴先生壁》。刘老师课前精心设计了学习单,通过搭建任务支架,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以小组合作汇报的形式感知古诗意趣,在一次次的交流与合作中,拓宽了古诗学习的深度,延展了古诗学习的广度。

  工作室成员隋晶晶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隋老师以创设情境背诵古诗导入新课,简介诗人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体会把西湖比作西子的妙处,教学逐步深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隋老师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潋滟”“空蒙”,充分发挥学生想象,体会西湖晴天和雨后的不同景象,感受西湖的美丽动人。同时以任务单为抓手,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进行仿写练习,体会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工作室成员刘镜婕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古诗《画》。刘老师巧设游戏主线,创设情境,以“诗画中国寻宝游戏”贯穿课堂环节,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动力。通过“手势舞”“古诗新唱”等游戏,朗诵古诗,熟能成诵。最后通过“图画串情境”感受谜语的情趣,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韵味。

                        交流研讨

  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之后,四位授课教师从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情、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执教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说课。评课环节,各位领导及听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所展示的课例进行了点评与研讨。

  教育教学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建国对四位老师的课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全面精准地分析了课堂上的突出亮点与不足,针对课堂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围绕“古诗文教学”板块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指出:古诗文教学要立足教材,关注学段目标,在教学中融合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创造,落实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其次刘主任结合具体课例强调要在教学中注意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最后希望工作室成员积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工作。

  活动最后,黑山嘴小学马校长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此次小学语文李慧燕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联片教研活动的重要意义。同时以李镇西教授分享的具体事例强调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希望老师们助力“书香校园”建设,深耕不辍努力前行!

  深耕教学齐成长,共促进步满庭芳。通过此次帮扶活动的开展,为多伦县小学语文李慧燕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及黑山嘴小学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让老师们对新课标下的古诗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也将继续聚焦新课标,以新课标为引领,深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积极探索古诗文整合教学模式,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阅读 22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