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炒粉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践行新课标  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新视野第十五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活动

创建于2023-10-28 阅读1675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10月28日至29日,在副校长朱文福的带队下,我们一行6人有幸在最美乡村——婺源,参加教育新视野•第十五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享受了为时两天的视听盛宴。

  这次活动共邀请了七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大咖,分别是武维民、张宏伟、许卫兵、李保伟、贲友林、张祖润和罗鸣亮老师。老师们幽默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孩子直白热烈的评价,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让我们零距离地领略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更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

三年级《认识倍》

  数学问题是数学思维的载体,“问题串”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主要源泉。武维民老师在三年级《认识倍》整堂课的教学中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开展:1.倍在哪?2.倍的大小和谁有关系?3.你能创造一个倍吗?4.你能用倍解决问题吗?在问题驱动中,促进学生进阶思考。武老师从数学本质思考,创造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抓住学生困难点,从具体到抽象,逐渐抽象出“倍”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倍”是表示量之间的关系。

讲座《设计问题进阶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在讲座中,武老师提出新的思考,课堂可以设计三级问题:中心问题,关键问题,辅助问题。依托核心问题,进行问题转化,形成核心任务序列,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强调追问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要让学生从课堂上的“被动地教师追问”走向学生的“主动地自我追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追问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获得,以此提升思维的层次,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形成。

六年级《另类的分数比较》

  教师教的是“数学”,而不是“数学书”,张宏伟老师的一句话振聋发聩。张老师执教六年级《另类的分数比较》,展现了打破常规的全景式数学教育。通过请学生分类列举同分母、同分子、异分母分子三组不同类型分数,师生共同探索研究比较方法可达10种。在张老师不断追问引导下,孩子们发现了贯通数学大小比较的方法,即单位相同,比个数;个数相同,比单位。张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直白热烈的赞扬,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讲座《构建大单元理念下的大情境教学》

  在讲座中,一个“咫尺之间”让我们在座聆听的老师皆震撼,国内外数学教材中测量单位的由来,让我们意识到培养有数学文化的学生的重要性。数学不等于数学学习,小学数学学习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且受限是感性的。真正生动的课堂,要让学生五感齐至,六觉全动,从生活经验“动升”为“数学成长的学”。

三年级《认识分数》

  数学是讲道理的,特级教师许卫兵执教三年级《认识分数》,这堂课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生书写分数时提出书写顺序的思考,让学生明确书写顺序要与故事发生的顺序一致。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直接帮助学生强化理解和掌握分数意义的认识。学生在不断书写,编连环画的过程中强化渗透了本节课的重点。

讲座《指向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

  许老师在《指向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讲座中,提出在课后作业设计时要注重把一道题转化成一串题,要更开放,更递进。如:口算题可以设计增加一个问题,以上几道题中更易错的一道题,为什么?整个讲座中引领教师们思考:单元教学要超越“单元”。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要着眼整体(知识系统化),着重联系(教学结构化),着力思考(思维“自能”化)。

四年级《商不变规律》

  创意是有效的没想到——李保伟,李老师执教四年级《商不变规律》,这堂课李老师的板书思维导图令人耳目一新,整节课设计的内容极其丰富。整节课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有何用?”“还有吗?”四个问题驱动,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活动,发现并归纳商不变的规律。

讲座《思维导图设计创意数学》

  在讲座中,李老师提出教学设计应立足“两论”(系统论、方法论)和“两性”(有效性、针对性)的原则去解决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为什么学?”思维是数学的体操,导图是思维的工具。结构化思考,让信息从混乱到清晰。

六年级《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

  贲友林大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六年级《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让我们感触颇多,意犹未尽。整节课从课前完成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表格开始,针对计算长方体表面积四个算式深入探究,通过贲老师的一句话——再想一想,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形结合,彼此联系。尤其体现在突破侧面积这个难点时,贲老师引导学生先用手掌表示侧面展开图一一对应长方体的哪一个面,再指名学生上台,教师在立体图形中描,学生在展开图中描出对应的线段。

讲座《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在讲座中, 贲老师提出“题目用的好,才是真的好题目”,结合刚才的课例,赢得了满堂喝彩。素养发展要以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升为前提。在练习课中,可以设计比较大的问题,把学生带入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想法。数学是思维的学科,我们常常说,要培养会思考的学生,那我们首先应当追问的是:教师会思考吗?教师不思考,学生会思考吗?没有不想思考的学生,只有不善激励学生思考的老师。

五年级《小数加减法》

  计数单位是认识数的根本所在,张祖润老师执教五年级《小数加减法》。在课堂中,在活动中借助人民币、正方形、计数器等直观,突破难点“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在追问三种方式有什么相同点中,引出了相同计数单位,再自主探索研究减法,接着正向迁移,剖析算理,交流:为什么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减,介绍十进制计数法,打通整数与小数计数单位的关联。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数与运算的一致性,即整数、小数表达和运算的一致性。

讲座《小学数概念与运算一致性的价值探寻与教学实践》

  在讲座中,张祖润老师提出小学数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中,体现数与运算的一致性。一致性:涉及数的认识,即整数、分数、小数表达的一致性;涉及数的运算,即整数、分数、小数运算的一致性。一致性就是要经历一个再抽象的过程,使得数的认识和运算摆脱真实背景和实际意义,实现数与运算的一般性,也就是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四年级《三位数乘一位数》

  算法只是知识,选择才是智慧,罗鸣亮老师执教四年级《三位数乘一位数》,整堂课中围绕淘气写出一个异与常规教材的踢十法竖式展开探讨。在学生分组讨论竖式正确与否后,罗老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辩驳,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说对的表扬,说错的也表扬,表扬的是勇气。整堂课罗老师并不是要讲解踢十法,而是让孩子思辨,让孩子用另一个角度看世界。差异不是障碍,而是资源。

讲座《新课标如何在课堂中落地——教学方式变革》

  “老师们,你们认为这堂课有必要上吗?”讲座从罗鸣亮老师的这个问题中展开。“到底谁把我的孩子教坏了?”这个故事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教育要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审辨性。罗老师提出,1.精问——明确任务,聚焦问题;2.善等——留足时间,经历探究;3.少言——相信儿童,享受学习。

  数学教学不仅要打通,还要打破,发更多的芽,开更多的窗,点更多的灯,让学生看见数学,看见世界更多的可能。两天的观摩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探索学习的脚步没有停止。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会将此次活动中学到的理念和精髓运用到今后的课堂中去。

报送单位: 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撰稿: 吴丹

审核: 华 静

阅读 16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