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音乐组主题教研—观课《宝莲灯》有感

创建于2023-10-28 阅读297

深耕教研路,携手谱新篇

教研活动的意义在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更是教学的另一种关键形式。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够透过教研活动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重点和难题,10月26日上午,音乐组进行“享音乐之美,探教学之法”教研活动。主要内容是观看优质欣赏课《宝莲灯》,探讨欣赏课的教学之法。

为了能在不同的课程中更对比性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王坤老师对如何准确的备课、不断听课、上课、仔细琢磨课程环节和重难点的设计和讲解,简明扼要的进行了阐述。

在聆听完这节优质欣赏课后,大家对此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并在教研会中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收获!
杜杨老师说:在这堂课中,该老师的亮点有很多。
该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主题时,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专注聆听的好习惯,更多地以学生为主体,启发音响模拟的方式,让学生畅游音乐的欣赏与聆听中。
谭萌老师:通过欣赏动画片《宝莲灯》中的插曲作品,立足音乐本体,层层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营造的神秘意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注重单元架构,有效关注课标实践要求,巧用高科技,让学生尝试音乐创作,完美体现“音乐育人”,让孩子们在体验音乐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魏全老师:今天听了老师的这堂课,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师非常风趣活泼,整节课给人以游刃有余的感受,就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感触:
1、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总是习惯正向思维,总是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基本成是很少出错的情况下,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氛围活跃。
2、教学环节中,老师先用动画、舞蹈、歌曲等循序渐进的方式,有目的引导孩子们主动去探索学习,真正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3、教学语言特别规范,教态亲切、大方、自然。
4、教学评价及时也特别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总的来说,教学流程自然,教学结构完整,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先进,课堂高效。
张艳艳老师:课堂由“创设情境--欣赏音乐--分析理解--拓展延伸”四个环节构成,将聆听、唱歌、创编融合在一起,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通过课件的展示、教师言语的引导,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表现,促进学生的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对学生良好的表现,予以肯定和褒扬,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教学媒体设计: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利于音乐欣赏与音乐表现创造的整合,有利于与非艺术学科整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节省了板书、换磁带、搜索等时间,使课堂内容大大增加。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课件演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声像合一,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作品,通过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有感而发的表现。
王钤老师:10月26日教研观看了国家公开课《宝莲灯》,歌曲从导入到讲授无不抓住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去感受音乐,让孩子上音乐课也能找到自己的参与感,通过描述不同的卡通人物形象来导入今天的课题,孩子们对人物形象的期待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讲课过程中分别讲授了主题曲、插曲、音效和片尾曲。播放音乐的条件不需要是单纯的音乐,也可以是配以动画来表达歌曲语言表达的情绪,可以比教师来口头描述更加清晰。让孩子不仅理解了这首歌的每一个环节,还能通过不同的歌唱形式来了解歌曲,深受感悟,今后也将不断学习创新。               
张涵老师:观课《宝莲灯》,由这节欣赏课我想到: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其中蕴涵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在欣赏教学中,透过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乐曲,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泛的时间、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一般来说,音乐有打动自己,感动别人的作用,这主要体此刻音乐的内涵 上。在这节课上, 老师没有过分的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是给学生带给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我认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以情感感人,尽量把教学资料演绎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的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激发学生用心发言的兴趣和欲望。
封鑫老师:在音乐教学欣赏中,欣赏往往被忽视,但学生如果缺少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更谈不上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欣赏教学,上好欣赏课。但学生天生活泼,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不可能整堂课都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欣赏音乐。根据儿童以上这些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他们把听到的音乐及时对音乐的感受用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充分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
张若君老师: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读,为本节课制定了比较恰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首先从学段划分来看,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第一个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再从三维目标来看,音乐教育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是因为音乐教育本身是通过熏陶、感染、净化、顿悟等来体现,音乐教育要把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放在第一位。很显然,陈老师对这些了然于心,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自始至终把学生的情感放在主要位置,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组织教学,所有的音乐活动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衔接自如。教师注重挖掘教材的旋律美、节奏美,使课堂教学流畅自如,这与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分不开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过渡不留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完整性。
黄娅雯老师:如今的音乐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重视对音乐课堂中音乐性的挖掘,体现以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以灵活的设计实现目标,形成了一种形式与目标有效结合、相辅相成的新思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是盲目的表演,而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活动中一步步走进音乐,师生共同在一次次音乐感受中获得新体验。相信,从这样课堂走出来的孩子,会一天天地更加热爱音乐,更加懂得音乐,更加愿意创造音乐。
                
史聚焕老师:欣赏课欣赏动画片《宝莲灯》的插曲《天地在我心》。歌曲由男高音独唱,旋律伏抒情,抒发了沉香思念和深爱母亲的真挚感情。由有几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导入教学,简单叙述宝莲灯故事以及讨论一下沉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让孩子们了解歌曲中主题曲与插曲的创作由来。体会音乐的演唱方式以及音效及其他的伴奏方式。
刘德平老师: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杜樊蒙老师:我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中始终要保持着一种对音乐的挚爱,用我们对音乐的挚爱来牵动学生,让学生体会唱歌的魅力,体会到音乐的美!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平时要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基本功进一步提高,并加强各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突出音乐课的特点,相信有了我们各位同行的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我们的音乐课一定会上得更加有声有色。

历久弥新齐共进,研无止境促成长。

每次的教研都会为我们的教学注入新的力量,让我们保持“空杯”心态,不断砥砺前行!

阅读 29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