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关于“环境创设”部分清晰指出了“空间设施”、“玩具材料”两项关键指标,旨在促进幼儿园积极创设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为优化我园教育环境,有效支持幼儿学习成长,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我园聚焦《评估指南》,共研班级环境创设主题研讨活动。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07f1287068e4303825253a421ea8ccc.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92eb9b7025d4758b7279ea25904138c.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142cdf400f545d78ef42d607f236d87.png)
一、重温《评估指南》,内化领悟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e8e4982617640f4b805c5625eb4da12.png)
活动伊始,教研团队一起重温《评估指南》中“环境创设”指标内容, 从环境创设的理念、空间布局、材料等方面进行分享,深入研读“安吉游戏”理念,老师们再次明确:无论室内外环境,都要秉承同一条原则,即“环境的主人是幼儿”;教师创设环境只是为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以及游戏的无限可能性提供支持。
二、 基于问题 ,研讨优化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e8e4982617640f4b805c5625eb4da12.png)
老师们根据《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环境创设指标,结合实际工作,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幼儿园教研团队组将教师的问题梳理凝聚为两大类:
1.如何从幼儿角度出发,更加合理地规划班级空间布局?
2.现有材料能否满足幼儿当前的兴趣与发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问题,教研团队通现场观察、聚焦讨论等形式,有效提升教师环境创设水平。
(一)现场观察
各班老师以《评估指南》理念为指导,逐一介绍班级整体环境的实践和亮点思考,比如:
小四班:我们班的收纳设施与材料具有对应关系,清晰醒目的收纳标记有助于幼儿顺利地将材料分类归位,提高收纳效率。高度适宜、透明容器盛放材料便于幼儿一眼看到材料盒上与柜面上的标记,也做到一一对应。
中四班:我们根据幼儿的身高,充分考虑孩子们的视线范围,固体胶等设置在他们看得见、高度合适的地方,材料之间不互相遮挡,方便幼儿随时可以拿取和放回。
中三班:我们班把室内环境创设的成本降下来,牢固地延续“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发动家长共同收集低结构材料。我觉得这些材料照样创设引发、支持幼儿探索的品质环境,如:木棍,边角料等等,重要的是半成品能给孩子带来无限创意。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除了单独使用外,幼儿还创造性地与其它材料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不仅给孩子选择的自由,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而且经济,不必花很多的钱,更加省时省力,不易被破坏和损耗。
大四班:《评估指南》环境创设39条中指出图画书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特色,富有教育意义。人均数量不少于10册,每班复本量不超过5册,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更新。我们在设置图书区的时候,特别关注到图书是否符合该条指标,是否适宜我们大班孩子阅读?
大五班: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设计收纳桶,橱柜等等,从儿童生活中来,这样的环境让孩子有更深刻的认同感,依赖感,产生自我效能感。
大一班:我们提供多种规格纸张,鼓励幼儿主动创造,大胆表达对美的感受。
小五班:图书区放在明亮安静的位置。可以更好的保护幼儿眼睛,同时营造一种安静、安全的氛围,吸引幼儿喜欢参与阅读活动。
中一班:积木区的柜子里放满了积木,每一格都有不同的积木特征,不仅满足幼儿拿取,并且能够按特征分类。
大二班:我们的自然角投放了各种让幼儿探索、操作的材料,比如尺、放大镜、量杯、昆虫观察盒等,根据幼儿的需求,尺的长度增加了50厘米到100厘米的尺寸,便于幼儿使用和操作。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07f1287068e4303825253a421ea8ccc.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92eb9b7025d4758b7279ea25904138c.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142cdf400f545d78ef42d607f236d87.png)
(二)聚焦讨论
老师们边走边看,边看边研,基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的“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思考:
1. 材料收纳框的高度考虑幼儿了吗?孩子看得见、拿得到、放的回吗?
2.自然角中,教师支持幼儿探索提供了哪些工具和材料?
3.植物的摆放,是否方便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呢?能发动幼儿的哪些感知、探索和学习呢?
4 .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图书有哪些?图书区的自主管理体现在哪里?
5.墙面上如何开展有效的、真实的过程性记录?
业务处对各班老师的班级环境创设表示肯定,做到了班班有亮点,同时也提出了期许和建议:各班需要针对诊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再次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调整——再实践中优化班级环境创设。
中班团队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414093be19f4b80b9b78c7627c09a1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b005769e2554171bf43598cec4fb645.png)
大班团队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414093be19f4b80b9b78c7627c09a1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b005769e2554171bf43598cec4fb645.png)
小班团队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414093be19f4b80b9b78c7627c09a1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b005769e2554171bf43598cec4fb645.png)
最后,苏园长进行了总结发言: “环境教育理念并非通过一次活动就能生成的,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持续追随孩子的视角,聆听孩子的声音,聚焦孩子的问题,在不断的思考中继续创设适宜本班幼儿的环境,助力幼儿发展,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本次研讨活动,依据《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进行了深度探究,在提出疑惑、反思不足和例举优秀做法中,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环境创设版块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下一步实施和调整的方向。相信老师们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运用与实际工作中,从而创设出更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