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娇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数”业有专攻“研”讨共前行

创建于2023-10-27 阅读2516

研无教,则无以立足;

教无研,则无以长久!

在奇思妙想的数学世界里;

在才思轻扬的数学教研中;

我们共探数学之妙,共享数学之美!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体成员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探究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多元评价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贾玉文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相聚腾讯会议进行新课标研读。本次活动由姚园、郭亚新、赵玉萍三位老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学段目标进行解读。

第一学段目标解读

姚园老师对于第一学段目标的解读是从四大领域着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别讲解在数与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相对应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从日常的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且尝试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第二学段目标解读

郭亚新老师先是对比2011年版和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中学段的调整及对应学段目标的变化进行了解读,新课程标准将小学数学由原来的两个学段调整为三个学段,从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幼小衔接的需求;其次是对学段目标特征阐述,要求在制定目标时要关注知、情、意的整体性,因为不同学段目标各有侧重,所以要注重核心素养的进阶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第三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利用四大领域中对应的教学案例对第二学段目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使目标由抽象变为具体,这样可以更好的将目标落实到教学中;最后强调了学段目标的重要性,实施有效的教学就需要立足学段目标,先是解读标准,理清学段目标,接着研读教材,落实学段目标,捕捉生成,巧达学段目标。

第三学段目标解读

赵玉萍老师对于第三学段目标的解读,先是从目的、依据、分段以及内容四个方面对2011年版和2022年版的课程目标进行了对比,对于二者的区别做到心中有数;接着对于目标的讲解从四基、四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出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解读过程中赵老师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重点解读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四基的要求,使每位成员更加清楚的理解四基的意义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最后详细讲解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发展四能,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总结收获满满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贾老师对本次的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谈到学段目标是总目标的阶段性水平描述,学段目标体现各学段内容主题的要求,在制定学段目标时要把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融入其中,因此我们要对总目标、学段目标、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方。

教研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新课标的学习,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阅读 25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