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有信,花开满径,教研有期,润物无声。为深化课堂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实现在“双减”背景下,进⼀步推进我乡课堂教学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平的提⾼,2023年10月26日,宜良县古城中心校在古城小学开展了数学组岗位练兵活动。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这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更是智慧的升华。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8521dc600664dbb86a4db0e455623dc.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aad38b07f064511b5a1756ada6171b1.png)
本次活动主要由六位老师执教,中心校何云鹏书记、文慧玲主任带领其余数学老师参与听课、评课、议课。
第一节课由北羊街小学李红娟老师执教《圆的认识》。
李老师用“情境激趣--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应用深化"的活动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了解圆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自己发现圆的各部分特征。把自己定位于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通过创设情境、激励等手段,不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收获满满。
执教第二节课的是来自大薛营小学的杨英老师,内容同样为《圆的认识》。
杨老师从生活中常见的圆入手,利用五个活动,让学生经历识圆、画圆、认识圆各部分间的关系、理解圆的特征,应用圆等完整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优秀教师能用好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让学生动起来、思维深起来、知识用起来、课堂活起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安家桥小学徐文艳老师执教第三节《植树问题》。
在徐老师的课堂上,学生通过画示意图或线段图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不同情况下植树棵数、分割点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经历猜测、验证、归纳等数学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划归思想,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和分享的快乐。
第四节课由来自北墩子小学的陈兴芬老师《用字母表示数》
陈老师创造良了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节由玉古小学杨涛老师执教《几分之一》。
在学生已经理解1/2 的基础上,如何拓展到理解其他的几分之一呢?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过程,杨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出其他的几分之一。通过“平均分、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这样教学,使学生有机会从具体材料中逐步抽象出几分之一的含义,获得对几分之一含义的直观理解,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经验,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
第六节课由前所小学王亚老师执教《认识时间》。
王老师以学生参与研究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运用演示法,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动画,演示时针分针运转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中,达到知识的自我构建。运用引导法,概括看时间方法时,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运用延迟评价,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修正,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听课结束后,老师们研讨教学方法,交换教学心得。大家各抒己见,在肯定授课教师闪光点的同时,及时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为提高教学质量建言献策。
在数学教研的尾声之际,中心校两位领导为本次岗位练兵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们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虽然本次教研活动已结束,但我们的教研脚步永不停驻。我们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中,能欣赏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审核:文慧玲
图片:李继萍 吴佳菊
编辑:吴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