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数学  与智慧同行——海南省小学数学卓越教师何丽工作室“跨学科实践”专题研讨活动

称心茹意
创建于2023-10-27
阅读 6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践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根据海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何丽工作室活动安排,2023年10月25日下午在海口市港湾小学举行了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研讨活动。活动由两个议程,一是研讨课展示,二是评课交流环节。

研讨课

  第一节课是海口市第三十四小学谭高金校长执教的《你知道数字黑洞吗?》。谭校长从“宇宙黑洞”的视频引入,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字黑洞”的好奇心。接着学生在好奇心的基础上,了解“数字黑洞”密码,通过对活动的要求和视频的讲解,学生自主探究数字黑洞的密码。并通过同桌的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发现,了解数字黑洞背后的数学奥秘——奇偶性。在整节课中,谭校长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氛围,把探索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发现 。另外谭校长教态亲切,多次通过问题——你们还有其他的疑问吗?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恰到好处。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信息充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通过学生的课堂讲解,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

第二节课是海口市琼山三小武金艳老师执教的《怎样才能“一抓准”?》。在课堂上,武老师通过古诗《悯农(其一)》入手,播放“一抓准的视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活动:10克大米“一抓准”,在小组合作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量感。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和测量结果的比较,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学生在抓30克黄豆中,通过测量发现1克黄豆是几个黄豆,推出10克黄豆的个数,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最后,武老师通过“一刀准”的视频,解释“一抓准”和“一刀准”的奥秘是“熟能生巧”。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亲自“掂一掂”,再测量验证,帮助学生建立质量的感觉。在整节课中学生思维活跃,活动兴趣浓厚。学生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学生活动中,学生的量感和推理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

  第三节课是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陈朝慧老师执教的《为什么风车能转动?》。陈老师通过出示风力发电的风车的图片,猜想风车为什么会转动?通过学生的猜测,陈老师出示了三种不同的风车,在互动交流中找到风车转动的秘密。接着陈老师和孩子们在了解风车转动的秘密后,开始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风车。最后,陈老师通过出示一个风力风车转一周的发电量,让学生了解风力发电对国家发展的重点意义。

  在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很多弊端。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发展了空间观念。学生从二维平面图形制作出三维的风车作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研讨环节

  第二个环节是交流互动。三位老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讲述自己的上课感受和思考以及备课历程。

  接着是大家根据这三节课的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互动交流,形成共鸣。

课题组朱文老师(主持人)参加活动

  最后,何老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对谭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如果在开始观看黑洞视频前,学生先进行对“黑洞”是什么进行一次猜测活动,学生会对黑洞的印象更深刻。对武老师的课,提出准备充分,课堂活跃。如果活动中能通过对比10克大米和其他物体建立联系,建立标准再开展“一抓准”,效果会更好。在第三节课中,如果再加入一些数学元素,如旋转中的中心点,折纸中的对称等,“数学味”会更浓厚。





        快乐数学,与智慧同行。三节数学活动实践课,学生都学得开心。学生的快乐与智慧共成长,这是我们小学数学老师的共同追求。

课题组成员没有参加活动,活动后朱文老师组织课题组进行了录课学习并进行了研讨

编辑:陈茹

审核:课题组

阅读 6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