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漫漫成长路,孜孜求索心。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推进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及统编教材的研究,海珠区小学语文六年级新课标全员培训活动于2023年10月25日下午在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本校区举行。
参与本次活动的有海珠区特约教研员杨璐怡老师、海珠区任教六年级语文学科的老师们。
活动伊始,主持人黄泽燕老师借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教学建议中对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的释义,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评价研究。
海珠区滨江东路小学黄泽燕老师
主持本次全员培训活动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以现场教学及说课两种形式结合的课例展示。
首先由广州市海珠区第三实验小学的黄琳老师和六年3班的孩子们为大家带来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例《桥》(第一课时)。
黄老师通过课堂导语,将学生引入小说学习的氛围中。继而引导学生借助《阳光学业评价》单元导读课中已经初步梳理的情节线,回顾小说主要内容。接着巧借《阳光学业评价》表格为学习支架,利用小组合作在情节的梳理中从老汉的不同身份中感受人物形象,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最后,通过配乐朗读,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读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感悟更为深刻,为下一节课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作铺垫。同时结合大任务“创编迷你小说集”,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产生联结,启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海珠区第三实验小学黄琳老师执教
六年级上册课例《桥》(第一课时)
紧接着由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现到海珠区第三实验小学交流)崔思老师进行《桥》第二课时的说课展示。
崔老师以任务“聚焦环境描写,发现其作用”驱动课堂学习,搭建学习支架,助力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以“逆向设计,评价为先”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嵌入评价量规,引导学生高质量的语文实践,达成“教-学-评”的一致性。
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现于海珠区第三实验小学交流)崔思老师进行说课展示
随后,广州市海珠区基立道小学的李东蕾老师携六年5班的孩子们为在场老师们带来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例《穷人》(第一课时)。
李老师同样也充分利用好《阳光学业评价》,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小说情节,讲清文章主要内容。塑造人物、刻画性格是小说叙事的中心,多方面的心理刻画、多形式的对话描写是本篇小说的特点。李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桑娜和渔夫的对话作为切入点,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穷人善良、坚强的美好品质,进而揭示心理活动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
海珠区基立道小学李东蕾老师执教
六年级上册课例《穷人》(第一课时)
活动的第二环节是以“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评价”为主题的论坛展示。广州市海珠区中心教研组成员——刘玉桦、储小颖、崔思、杨杰、苏小莉、王秀娟、黄琳七位老师做客本次论坛。
老师们紧紧围绕主题“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评价”主题,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活动及本次课例展示,展开了讨论并分享了各自的实践心得。
黄琳老师和崔思老师梳理了如何采用“逆向设计,评价为先”的评价理念,充分借助《阳光学业评价》为学生巧妙搭建学习支架,促进学生思维表达发生发展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在小组合作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应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告知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形成评价结果。苏小莉老师和王秀娟老师从建立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苏老师指出:在构建评价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扭转观念,从“评级评分”到“促学促教”,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分了三六九等,而是建构有导向功能的评价标准,发现学生的优势与问题,进而反思改进教学实施,也促进学生自学自悟。
王老师认为 :教师可以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也可以积极发动学校管理人员、家长等人参与我们的过程性评价。王老师还结合万松园小学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师们展示了学校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上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
杨杰老师和刘玉桦老师则是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结合课例片段,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强调教学评一体化,要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
最后老师们各自用一句话梳理总结“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过程中的感悟送给在座各位老师们。
七位老师在论坛中分享心得体会
一个人能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远,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通过论坛带动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跟着思维方式的碰撞,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许多老师纷纷在UMU平台上围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基于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教学评价”,分享了自己在践行“教-学-评”一体化过程中的困惑与心得。
老师们在UMU平台上进行分享
活动尾声,由海珠区特约教研员——海珠区万松园小学的杨璐怡老师对本次培训活动进行总结。从学习任务群的角度,结合逆向设计的路径诠释本次课例设计的意图与目的;反观课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并进行反思,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导学促教的功能。就此,本次全员培训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海珠区特约教研员杨璐怡老师作活动总结
杨璐怡老师和中心组老师们合影留念
秋之美,在于韵味与积淀;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相信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蓄前行的力量。“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且行且思,且悟且进。
撰文:张婉秋
图片:李芷姗 储小颖
美篇:李芷姗
审核:刘玉桦 陈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