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古代亭楼 聆听文化回音
———冀英中学九年级语文组十月份工作总结
新课标大单元教学是根据新教育理念而形成的教学模式,教学的课型大体为:单元导读课→整合精读课→整合自读课→拓展运用课。这四种课型紧密相连,关注各篇之间具有整合价值的教学主题。通过单元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实现,有效培养学生整读文本、提炼多篇文本共有信息、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的能力。
整合教学要求教师提升教学站位,即从关注单一的知识、单课时转变为单元整合式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科教学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
深耕单元教学
冀英中学九年级语文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积极参加校内示范课活动,他们静研文本,深探教法,绽放了独特的秋日华采。
为了更好地完成展示课工作,他们深耕课本,积极开展教研,制定计划,整理资料,一步一脚印,将“整合式”教学策略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在一次次的研读中更新教育理念、生成教育新知、掌握教学新方法,在“双新”的引领下,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登临古代亭楼
张祎雯老师课程的主题是《览亭台楼阁景,品文人墨客情》,通过九上第三单元三篇文言文的学习,拓展到课外文言文《黄州快哉亭记》的学习。
在导入环节张祎雯老师带领学生观看各文旅局长的变装视频,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很自然的将课程引入到了第三单元的大单元教学。
课上,张老师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们独立思考、个人展示、同桌对议、小组讨论的环节贯串了整堂课。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学生们提高了课堂参与度,提升了课堂效率。
课堂中张老师舍去文言文教学的繁琐过程,重点用独具特色的小活动串起整体教学,让作者笔下的美景与生活相通,让作者的情感与读者相联。让学生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感情、忧乐情怀。
这种整合式教学,不仅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从根本上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由课本走向课外,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聆听文化回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后,同学们纷纷化身旅游形象大使,走进家乡保定,感受家乡之美。触摸历史,感知文化。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保府,因城池似靴,又名靴城。它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为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市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尧母陵、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城隍庙、忠烈祠、天水桥等。
西大街是中国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具有明清、民国时期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曾被誉为“直隶第一街”和“北方名街”,是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的标志和表征。
在保定有一片古色古香、威严凝重的古建筑群,它是目前国内惟一的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
古莲花池是集园林、行宫、书院为一体,兼有中国南北园林之美的古典园林。以环水筑榭为显著特点,以水为胜,因荷得名。
关汉卿大剧院是保定人文东湖板块中最重要的亮点,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层次多样的文化服务,是保定夜生活的一张名片。
芦苇摇,风摆菏。让我们跟随同学的脚步共同走进华北明珠白洋淀吧………
举目远眺,四周山峦环绕,好似绿色围屏,庆都山独坐中心,蜿蜒盘踞,好似一条卧龙,颇具帝王之气。
驴肉火烧是保定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和保定三宝(王铁匠铁球,保定面酱,保定春不老)并驾齐驱。火烧先烙后烤,刚烤出来的火烧鼓鼓的,外皮焦脆内里松软,趁热塞满驴肉,咬在一起真的是味蕾激荡啊,味道简直了。
保定十大特色小吃,除了驴肉火烧还有牛肉罩饼、白运章包子、定州焖子、曲阳烧饼、督亢面、涿州焦烙炸、阜平烧饼、涞源粘糕等河北保定著名小吃,其中,驴肉火烧、牛肉罩饼更是被评为“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一起来看看保定必吃的美食小吃吧。
一座可以吃的博物馆————保定宴,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视觉上的盛宴。
通过这次“走进家乡保定,记录百味生活”的活动,学生们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到了历史的厚度和城市的温度,提高了语文的核心素养,增强了文化自信。
大单元教学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问题,形成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和综合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这些好处使得大单元教学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