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行研学,行走
在路上的“课堂”📖

创建于2023-10-27
阅读 4097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要求,认真落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创新举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学校学习课程与研学实践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过程中陶冶情操、 增长见识,体验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发挥实践育人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2023年10月17日开始,丰镇市实验中学根据市教育体育局的统一安排,分批组织八年级学生赴山西省大同市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还要行路,研学旅行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现如今的研学旅行树立学、思、游相互促进的观念,引领学生走出学校的教室,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探究,真正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

在研学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大同市未来能源馆、云冈石窟等景点。

第一站,厚植绿色理念 感受能源魅力

                ———实验中学走进未来能源馆

未来能源馆是一座集能源战略规划馆、能源文明传播馆、能源革命示范馆、能源科普教育馆、能源生活体验馆、能源技术展示馆“六馆合一”的综合展览馆,也是目前国内超低能耗最大规模的被动式建筑。

大家对碳中和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与理解,了解了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历史变革与用途。学生们更加明白对清洁能源研究的的迫切性以及传统能源的局限性,深刻认识到低碳生活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了太阳能小车、风能小车等,并展示了自己的制作成果。

同学们踊跃参加,他们都迫不及待地与同学互相分享劳动成果。

第二站,弘扬传统文化 领略大佛神采

                    ———实验中学参观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西郊五周山南麓,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一公里。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53年。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北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研学活动,使得学生们通过研学旅行,亲近自然、走进历史。一方面学习古代文化知识,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加深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古都大同、云冈石窟等,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从我做起的积极主动意识。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学生们对在旅途中向学生灌输的知识和通过自己切身看到的了解到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深刻,此外,增长学生的见识,扩宽视野对学生们未来的发展有些重要的作用,了解不同地区文化,感受多文化,多习俗的熏陶,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有着一定的影响。

丰镇市实验中学众行研学,行走在路上的“课堂”,既是最美的课堂,更是最美的风景线,这次研学活动虽说以云冈石窟的游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这既是结束,亦是开始。在未来,我校将会创造更多的研学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用自己的眼睛和脚步去认识与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开阔实验中学学子们的视野,在广阔的舞台上接受更全面的教育,来弥补传统课程的不足。同时,也让学生在研学的过程中,树立中国梦,感受国家的科技发展速度,甘愿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通过此次研学,学生们深刻了解到了清洁能源的魅力和大同古都的魅力。让学生们将学习内容融入到研学中,提高学习效率,增加情感体验,这也是双减政策下研学的意义。我坚信实验中学的未来一定会更好,让每一个学生们拥有更好的未来!

阅读 409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