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异彩纷呈显匠心—共青城高新区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Anna~娟
创建于2023-10-27
阅读 93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风飒飒,时光清浅,岁月如歌。 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 唯有教研的芳华,沉香流年。为了进一步引领新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共青城高新区学校承接了教体局2023年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开展了初中数学,语文,物理及历史学科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参训对象是相应学科的全体新入职教师。

10月16日上午语文同课异构,展示课题:《白杨礼赞》,第一节课由高新区学校新教师帅道友授课。

课堂开始帅老师用小故事导入,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抑扬先抑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并在写作中学习运用。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作品的基本特征。

首先让学生在文章中圈划出作者在描绘黄土高原时的内心变化,通过美读体会欲扬先抑写法的表达效果。还让学生们回顾之前的文章,强化学习目标。

接着,通过文中的四个反问句式和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领悟到白杨树象征这北方农民,象征着坚强不屈的中国共产党。让学生们感悟白杨树的精神之美。

帅老师课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层次清晰,重难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节课由童美玲老师授课。童老师通过《松山战役》电影微视频的介绍,让同学们走进抗日年代。

在“松山战役遗址公园欲举行"弘扬抗战精神,强国复兴有我"纪念活动,计划在陵园种植纪念树,现向广大市民征集意见,同学想推荐"白杨树"作为纪念树,我们结合课文找找推荐理由吧!”的情境创设中,童老师自然地展开了对《白杨礼赞》的文本教学,学生顺势自然走入文本中。

   接着,童老师设计了“认识白杨树”、“理解白杨树”、“根植铸魂树”三个环节,学生由读到赏,于自由朗读、整体朗读到个人独赏、交流共赏;

再由赏到写,情境再现“假如你哥哥是松山战役中的一名战士,现在回来探亲。请制作一张明信片带去军营纪念,明信片有景物,赋予其象征意义,写上寄语”。学生用所学为所用,于创作书写中,展现其中的美。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活。

10月16日下午是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节课授课教师是高新区新入职教师梅琳老师,她精心设计课堂,突出重点,内容详细,条理清楚,细致入微,讲练结合。教态自然,体现了新教师的风采。

第二节课授课教师是钟敏老师。她为人和蔼、亲切,课堂中保持微笑,讲课十分认真投入,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并对学生予以肯定和鼓励,令人如沐清风,整堂课处处彰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体现了骨干教师的风采。

听课结束后,老师们畅所欲言,探讨听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同课异构活动是思想的交流,是思维的碰撞,是知识的传、帮、带,是技能的传授。本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研讨氛围,为教师提供了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有力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0月17日上午,以八年级历史为主,全体历史教师齐聚一堂,以《新文化运动》进行同课异构、目的在于深度学习新课标,接收新理念,教研活动中锻炼教师,真正实现“深度”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打造高效课堂。

我校雷晚霞老师用视频导入为切入点,课堂教态大方,备课扎实,结构清晰,教学环节完整,通过图片观察,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回答,课堂中采用追问式引导,抓住学生回答的关键词,巧妙设问,循循善诱。通过课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课堂基本内容,加强了历史辩证思维;巩固游戏设计灵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张理老师以视频导入引领大家切入新旧文化的探讨,以历史发展的角度,从技术、制度、思想、由外而内的进行彻底的改革,为何需要冲破旧道德旧思想,整合教材,用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讲解本课、结合时代信息,升华家国情怀。开放自信,化繁为简,突出核心素养培养,让历史课在生动、有趣中又不失深度。

10.17日下午以初中八年级物理《3.1光世界巡行》开展同课异构。

我校石倩老师最开始让学生闭眼,张开感受光的存在,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应用。

接着介绍光源的概念,带领学生思考并理解自行发光的概念,凭学生列举一系列自然界中的、人造的光源。并且突出讲解月球不是光源,它不可以自行发光,而是靠其反射的太阳光来发光的。

类比声音在固、液、气中传播,随即通过四个实验来验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一原理。在学生了解的知识的基础上讲解方便学生的理解及记忆。

接着石老师询问学生“坐井观天”的原因,学生们通过刚刚学习到的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

最后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应用时,石老师安排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作重点并结合绘图来讲解日、月食,帮助学生理解现象原因。

实验二:利用一次性纸杯和透明薄膜完成小孔成像实验,学生亲身感受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加强他们的理解。

石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知识点逻辑性强、有较强的连贯性。上课讲解到位,从生活中的情况出发,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情境,课堂展示形式多样,采取情境图片,实验视频展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加明确学科融合的意义所在。

朱晓丽老师通过“北极极光、杭州亚运会灯光秀、九江琵琶亭灯光秀”视频作为导入,带学生了解光的奥秘,引导学生思考光能够为我们做什么。

朱老师注重课堂要满足一条主线,由任务导向驱动学生学习思考。

过后各教研组进行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精彩呈现。课堂围绕课程标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环节紧凑有序,重难点把握得当,讲解知识点时能做到深入浅出,灵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既为教师提供了展示风采、提升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教师搭建了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科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参与授课与听课的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们定能孜孜不倦,不断提升自我,破茧成蝶,谱写教学路上的新篇章!

阅读 93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