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10月27日
地点:新复乡锄之乐农场
人们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然而生长在城市的孩子们,对于各种农耕知识知之甚少,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为了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农耕文化,探索劳动的意义。2023年10月27日,五星中学晨曦中队的孩子们走进新复乡锄之乐农场体验农耕的乐趣。
你看
那山间,橘子红了、苹果香了、石榴笑了;
那田野,高粱涨红了脸,稻谷压弯了腰,大豆粒粒饱。
到处硕果累累,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第一站 竹编工艺
竹编是用竹子剖劈成篾片或篾丝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
在老伯伯耐心的指导下,散乱的竹条在指尖缠绕,渐渐有了形状,一件件作品在大家的巧手翻飞中诞生。
耐心、专注的体验过程中,同学们切身感受到竹编工艺的神奇魅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二站 石磨豆浆
也许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过那种很大的石磨,用骡子拉着磨,今天第一次见到还有这种小石磨,只需两个人就能推动它来磨豆浆,很是有趣。
黄豆需要提前用清水侵泡。
大家兴致高昂、踊跃参与,有的研磨,有的添豆,轮番上阵,大显身手。磨盘虽小,重量不轻,每个上阵的同学都使出全身力气推动磨盘。你可别小瞧磨豆浆这个过程,它可是一项技术活呢,磨豆浆时必须慢一点,边磨边往石磨里添黄豆,很考验同学们的耐心。看着磨盘一圈圈转动,一颗颗豆子变成了流动的豆浆,奶白色的生豆浆缓缓地从石磨缝中流出,顺着石槽聚集到漏口处,缓缓滴落在桶里,然后进行过滤、烧煮……
石磨豆浆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快乐。
第三站 糯米糍粑
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经浸泡洗净后用蒸笼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臼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最后裹上熟芝麻粉和白糖(或是熟黄豆粉和白糖)食用。
糯米饭已经蒸好了,热气腾腾的,在老师的帮助下把糯米饭倒进石臼里,然后用木头制成的大杵用力来回舂。别看舂糍粑这个简单的动作,它可是个体力活。你看,同学们没舂几下便觉得收臂绵软无力,额头上的汗珠都渗出来了。
同学们轮番上阵,终于打好了糍粑,剩下的工作就交给农场的阿姨去完成吧。
没一会儿,一盘盘拌好芝麻粉和白糖的糍粑就端上了桌,同学们大快朵颐地品尝了起来,真香啊!
糯食特别能抵饿,大家没吃几口就有了饱意,刚才的疲倦一扫而空,个个生龙活虎,干劲十足。
第四站 扎染艺术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染色印花技艺,主要流行于中国多个少数民族。扎染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民族特色。
一块布,可以有千百万种姿态;
一根绳,随你勾勒一片风景之美;
一抹蓝,任你变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
同学们被扎染的过程治愈了,
每个人都可以做艺术家,
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
第五站 制土坯砖
你住过冬暖夏凉的泥砖屋吗?你知道泥砖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今天就带同学们体验一下过去住的泥砖屋的泥砖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1.选土和泥 从一块土质较好的水田里挖一些泥,挑出杂质后赤着脚在泥里来回踩,让泥土和水充分融合,直到把泥土踩得有粘性就算完成第一步了。
2.做模具 就是一个用木块做成一个可活动的长方形木框,极其简单。
3.做泥砖坯 首先把踩好的泥巴放进模具里,填满模具后把泥土压实弄平不能留空,然后用竹弓刮平,最后小心翼翼地把模具抽出来,一个长方形的泥砖坯就做成了。
4.晒泥砖 把做好的泥砖按顺序慢慢阴干,千万不能在太阳里暴晒,因为暴晒的泥砖容易裂开。大概一个星期以后这些泥砖就可以用来盖自己喜爱的房子了。
第六站 挖红薯
相信大家都吃过红薯,但是知道红薯的生长过程吗?
午饭后,同学们走进红薯地里,观察了红薯的藤和叶,老师对红薯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大家开始挖红薯。
红薯地里热闹非凡,大家拿起准备好的小工具,有的拉藤蔓,有的挖土,互相合作,默契配合。每挖出一个红薯,孩子们就像找到宝贝一样,惊叫连连,还时不时比一比谁挖得多,谁挖得大,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挖红薯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激发了他们热爱自然、珍惜粮食的情感。
秋天承载着希望,希望在广袤的田野上。
本次活动让同学们走进自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让同学们知农事、学农耕、惜农食,并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