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美,在于韵味与沉淀
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
教中学,学中思,思中悟,悟中行,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凯德世家小学一直在路上。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2.19d02e4.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1941c0a.pn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上好一堂课,课前的充分准备,教案的不断完善是必不可少的。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可以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能力。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本次集体备课的主备教师是林潇和邓晓玲两位老师。她们的备课內容分别是《秋天》和《小小的船》。
大家共同讨论,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增强了合作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在集体备课中,每位教师都积极发言,在研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通过交流,大家取长补短,实现了教师间的有效教学互动,促进了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升。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2.19d02e4.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1941c0a.png)
麻迎苹老师教学的是《ang eng ing ong》,她教态自然,语言亲切符合低段学生的学习.环节清晰,重难点突出,过渡语巧妙.特别用识字"车"引出儿歌衔接自然.从韵母引到音节、整作认读音节教拼,范读也很好,给低年级学生一个榜样,抓住学生模仿性强,进行一系列的范读教学,还有指导书写环节,强调写字姿势、课间指导都做得很好.
白老师开课娓娓导入,给学生以平静而实在感。注重方法指导,给学生以方向感。能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度高。
李老师在教学《江南》一课时,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用了多种识字方法,为孩子们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生字形象化。从字形演变中学习“采、鱼”,利用猜谜语的方法识记“可”。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汉字的魅力与趣味。李老师紧紧抓住何田田的莲叶和无忧无虑的小鱼儿们,创设了各种情景,通过朗读,巩固了识字教学成果,又感受莲叶的美和鱼儿的快乐。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可看出李老师对诗的精准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李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形式多种多样,过渡自然流畅,整节课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看着孩子们纷纷举起的小手,灿烂光亮的眼睛,就知道他们喜欢这样的课堂。
蔺老师在教学《四季》这一课时抓住了学段重点,教学目标明确,紧扣识字和朗读展开教学。整堂课课堂脉络分明,教学方法多样化,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板书清晰明了,语言生动准确,教态亲切自然,很有亲和力,整个课堂民主和谐,老师一直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关注了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方法多样化,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邓老师在教学《小小的船》这一课时,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副有趣的夜景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不仅回顾了本课的生字,还通过多种方式(图片、歌曲、表演)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丽。教师多角度地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本课的知识。
一年级儿童,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识词的教学效率。林潇老师关注了一年级的年段特征,整堂课以识字、识词教学为主,抓住了教学的重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揭题识字中认识“秋”字,由“会”字引出儿化音;由字到词,并重点关注轻声词的读法。整节课下来,整个教学流程清晰,紧凑。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2.19d02e4.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1941c0a.png)
秋风有信,“研”途花开。课堂教学一结束,在邢校长的带领下老师进行交流评课。邢校长对老师们的精彩课堂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指出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在这浓烈的教研氛围中,大家谈论教学中的困惑,探讨教学中的神来之笔,激起更多教学智慧的火花。
美好遇见,携手而行。通过本次语文教研活动,老师们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方向,全体一年级教师将携手并肩,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希望,在提升教学质量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共同书写好教学的奋进之笔。
落叶之秋,微风徐来,
在这个秋意渐浓的日子里,
让这次美好的教研,
助推凯小教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