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素养导向,躬耕教学一线,考教衔接促高质量发展

AndyJlang
创建于2023-10-26
阅读 138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思政组纪实

2023年第十二期

2023年10月26日

2023年10月26日,高中政治组成员研修活动在西南大学师元楼举行,讲座由姜建华老师主持。上午9点,正高级教师、重庆八中靳万强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双新”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研究》《政治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经验研讨》专题讲座。靳老师首先介绍了重庆八中近几年的高考成绩,通过数据和事实,让大家对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有了直观的了解。接着,他引导大家深入思考高考试卷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比较高考试卷:重庆卷、山东卷、新课标卷的异同,让大家对高考试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靳老师主要从2023年高考政治试卷的特点、教材编写逻辑、大单元教学设计、复习备考一二三轮规划、复习课型建议、高考命好题和讲透题几个方面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解读。强调了素养立意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在今天的讲座中,靳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他的讲座思路清晰、分析透彻、直击本质、引人深思,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解读2023年高考政治试卷的特点时,靳老师结合了教材编写逻辑和大单元教学设计,分析了试卷的出题思路和重点。他强调,理解教材的逻辑关系和教学设计的思路,对于把握试卷的出题方向和重点至关重要。
在谈到复习备考一二三轮规划时,靳老师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建议高三不同阶段复习的时间节点、目标定位、针对措施,进行模块知识整合。
在讲解复习课型建议时,靳老师强调了坚持知识专题、能力专题、时政专题三合一,做到时政引入、创设情境,增强吸引力:遵循"三线"统一(核心价值、能力素养、情境载体);落实课标,重视教材;课上课下任务明确。素养导向、讲练结合,增强实战性:选好典型试题(最好是高考真题);课堂讲练结合;知识落实与方法指导相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素养。
最后,靳老师分享了他对高考命好题和讲透题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命好题和讲透题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关键。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命制题目;同时,也要注重讲解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心得体会

今天,听了重庆八中的靳万强老师的《“双新”背景下的高中思政课教学研究》讲座,深受启发。靳老师深耕教学一线,围绕高考真题、把握考试方向,以考促教,考教结合,让学生核心素养落地见效。正如他在讲座里提及的,高考命题,重在立意。无立意(价值),不入题,就是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无思维,不命题,如果不能考查学生的能力素养、思维方法,也不能命入试题;无情境,不成题,要撷取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或者设计一个好的结构化情境,作为载体考查学生能力素养。立意是灵魂,体现国家意志;情境承载立意,要具有新颖性、公平性、真实性、结构化;设问要体现立意,将知识与情境融合;答案要实现立意,展现素养。以后的自己唯有躬耕教育,领会此次交流研讨和学习精髓,教好书、命好题,引领学生提升能力和素养。(江西省临川二中 揭景军)

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南,也是中学教师研究教学与评价的重要指针。近年,以“三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为框架,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这将有效引导我们的教学,实现“教考衔接”。今天,重庆八中靳万强老师所做讲座《“双新”背景下的高中思政课教学研究》向我们展现了他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与践行,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看到了靳老师将课程“知识结构化、结构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创设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内驱,使教学有趣;联系生活实际,融合学科课堂实践,使教学有用;注重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使教学有理;关注主体发展,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使教学有魂。(湖南省长沙市一中 熊艳)

撰稿:杨顺歧
图片:杨顺歧
美篇:姜建华
一审:揭景军
二审:邓仁刚
终审:任明满
阅读 138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