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清太坪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开展预防接种宣传

蔚蓝天空
创建于2023-10-26
阅读 10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预防接种日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确定2023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为 “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

1.对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认识

预防接种日的由来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成立了全国计划免疫协调领导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至此,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免疫接种程序: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即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在婴儿1周岁之前,完成程序中的所有基础免疫。

    免疫规划(预防接种)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0-6岁儿童的预防接种也是一项国策重任。


2.为什么要给儿童接种疫苗

  疫苗,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预防传染性疾病极其重要、有效的措施。

    一般刚出生的婴儿会从母体内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但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儿童体内的母传抗体的效力会逐渐减弱、消失,绝大多数儿童按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后,可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促使儿童产生抵抗力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3.疫苗的分类

疫苗分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我国国家免疫规划共有14种疫苗,可以预防15种疾病,其中儿童接种的11种疫苗,可预防12种传染性疾病,包括乙肝、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甲肝、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结核病。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自愿自费接种的其他疫苗。

4.在预防接种前,应注意哪些问题

  家长应带儿童到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家长应特别注意儿童有无急性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并在接种人员的指导下配合预防接种。

5.预防接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疫苗接种后:

     1.用棉签按住针眼几分钟,不出血时方可拿开棉签,不可揉搓接种部位;

     2.要在接种场所观察30分钟左右,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可以请医生及时诊治;

     3.接种后要让儿童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以防诱发其他疾病;

     4.接种疫苗的当天不要给儿童洗澡,以免儿童因洗澡而受凉患病;

     5.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轻微发热、食欲缺乏、烦躁、哭闹的现象,不必担心,这些反应一般几天内就会自动消失,但如果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长,应立刻去医院就诊。

6.哪些儿童不宜接种?

  各种疫苗生产出来都是经过严格检验的,但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尽相同,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反应轻重也有所不同。为减少或减轻接种反应,在接种前掌握儿童体质情况,如发现儿童有过敏史,有癫痫等病史,或有免疫缺陷(疫苗接种后体内不产生免疫力)等“禁忌症”,接种前需要主动告诉接种医生,待评估后开展接种。如儿童患有湿疹、疥疮等皮肤病,正在发烧、患有其它疾病尚未痊愈、营养不良、体弱等,暂时也不能接种,恢复健康以后再接种。

幼儿入托、入学为什么查验接种证

  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幼儿园、学校是儿童集中的场所,一旦有传染病传入,极易快速传播。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儿童健康,必须有群体免疫力。因此儿童要凭有效的预防接种证才能入托、入园和入学,目的是督促未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补充接种,保证所有在校在园儿童有对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免疫力,形成群体免疫屏障,不会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因此,宝宝的预防接种证应妥善保存。

    幼儿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吧!

阅读 10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