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能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
而建构游戏作为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是通过动手操作来创造性地反应周围生活。它能促进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包括语言能力、逻辑能力、空间感知力、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建构游戏也是示范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
接下来的时间就让我们走近奇妙的建构世界吧!
游戏缘起
小一班的门口操场就是幼儿园的炭烧积木建构区。每当大哥哥大姐姐们来建构的时候,孩子们就羡慕地趴在窗户站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着。还时不时地讨论:“哥哥姐姐用积木做了一个圆。”“我也想去。”
有了这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孩子的期待中我们开始了炭烧积木的游戏旅程!
认识积木
炭烧积木的材质非常特殊,它是由天然的木材经过炭烧处理而成。并且它的形状也非常特别,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如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等,具有一定的尺寸和比例。在搭建的过程中,可以感知积木不同的形状、比例、大小、粗细、高矮和长短等。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和形状。
老师带着孩子们认识各种积木。瞧!大家听的真认真!
游戏实录一
孩子们在认识了正方形2号积木后,每个人都选取了一块积木,在看一看、摸一摸中感知积木的形状特征;在掂一掂、比一比中感知积木的重量和大小;在说一说中讲述分享自己的想法。
孩子们在摆弄的时候,我发现琳娜、若妍、一可三个小朋友将自己的积木一个接一个的摆放在一起。
若妍:“我们将积木连起来,长长的就像桥一样。”
一可:“不要压到,不要压到积木。”她用手臂将琳娜挡在后面。
琳娜:“这个桥又没车。”
你一言我一语中孩子们享受着探索的乐趣。
分析与策略
孩子天生是喜欢游戏的,他们彼此之间很快就能对游戏情节形成默契。“桥”“车”虽然情节简单,但这恰恰反映了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人或事的观察和理解,是他们的生活经验的再现,孩子们能乐在其中。
面对此情景,我选择适当参与游戏,营造宽松的游戏氛围,共享琳娜、若妍、一可的经验,鼓励幼儿进行简单的合作,尝试建构游戏中的延长技能。
我手握“方向盘”边开边说:“前面怎么是条大河,没路了怎么办?我怎么过去呀?谁来帮帮我?”
孩子们听到我的求救,立马异口同声地出主意:“做个桥就可以过去呀!”琳娜、若妍迅速的来到我的身边把积木连在一起说:“老师你可以从我们的桥上面过去。”“可是桥太短了,我的车过不去呀?”其他孩子见状都过来将自己的积木连在一起,产生了“桥”的主题游戏。
整个过程看得出,小班幼儿也具有简单的合作能力,我们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大胆创造尝试。
建构过程中若妍小朋友一直在指导其他孩子连的方法,并在不断整理“桥”。 她在游戏中表现出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还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生活中的“彩虹桥”、“和平桥”、“瑞市桥”都是直直的,所以大家在合作建构的时候也要对整齐,能应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这是大家最后完成的作品。
游戏中芯语小朋友在合作时主题不明确不知道怎么样去摆放。她在琳娜的指导下摆放在了“桥”的侧面,但玉欣提醒她搭的不对。最后她不确定的问老师:“老师是这样吗?”
芯语小朋友在建构中寻求帮助是小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较常见的行为,这也是由小班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决定的。
我在建构过程中选择退后,没有及时干预。由此也让我看到了小班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能力。发挥同伴的作用,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往和互动。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分享中获得延长的建构技能经验,并逐步养成交往、分享、合作的能力。
游戏实录二
在认识了2号长方形积木后,孩子们在自由快乐的合作着游戏。每次建构都能呈现出不一样的作品,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分析与策略
作品中发现孩子有将积木竖着摆放的,也有将积木横着摆放的。在之前掌握的延长技能上,出现了新的造型作品。但内容较单一,主题不明确。从中却可以看出幼儿初步萌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已经不满足于原来的经验。于是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的介入来引发更丰富的游戏内容,推动游戏的发展,帮助幼儿获得新的建构技能。
我带着孩子们欣赏作品,在讨论和交流中激发幼儿想象,从而形成新的建构技能。
晨悦:“男生在搭的时候都连到我们这里了。”
诚宇:“有的地方都转弯了,不是直直的了。”
若妍:“像一个房子一样。”
玉欣:“像好几个桥撞到一起去了。”
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根据此时的情景,我选择给予适当的引导来有效的推动游戏的发展。
“如果我们在搭直直桥的时候转个弯,把它们都连在一起,就像这样围起来,会像生活中的什么呢?”在我的比划中部分幼儿立马猜出来是个圆。于是我紧接着画了一个圆,让幼儿直观的感受到圆的特性首尾相连。
“生活中圆形的物品有哪些呢?”
“皮球、巧克力、圈圈……”
“咦!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我最喜欢的棒棒糖!”
“棒棒糖的哪里是圆形呀?”
“上面的糖是圆的,下面还有长长的棍子。”
“你们能画一画吗?”
于是孩子们开始了绘画棒棒糖。
这是孩子第一次尝试绘画,也是建构游戏中的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锻炼幼儿观察力的有效途径。它既能促进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游戏,还能有效地助推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进程,帮助幼儿梳理问题,从而提高幼儿的建构能力水平。
经过讨论绘画环节,孩子们对圆有了一定的经验。我于是积极调动孩子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你们能想办法将今天的作品变成一个棒棒糖吗?”于是孩子们又来到操场上讲解自己的办法。
观察、分析想到办法后,芯辰、若妍、诚宇、晨悦四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来解决问题。他们将左边的拆掉移到中间去围观。最后还发现有一个“缝”,诚宇自信地说再给他搭一块(加一块)不就完成了嘛!
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学习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诚宇小朋友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遇到问题时能清晰的讲述自己的办法,在调整过程中也是有条不紊,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自信。而芯辰小朋友全程全身心地沉浸在往返调整积木中,可见他已具备非常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
在孩子们的努力下一个棒棒糖作品完美呈现。在延长的建构技能上形成了新的围合技能,并将它们完美结合,孩子们的建构技能又提升了一步。
整个过程我没有盲目地干预幼儿的游戏,尽可能不打扰他们。选择在耐心观察的基础上把给予幼儿支持,把机会还给幼儿,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新经验。同时为幼儿的探索提供必要的心里支持,利于他们更加放松地游戏。
幼儿的尝试探索也让我看到了小班幼儿也具有社会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实录三
建构结束后的收拾整理是幼儿对操作材料及所使用过的区域环境进行摆放、打扫的活动。小班幼儿虽然年龄小动手能力弱、整理经验缺乏,但也必须尝试学习收拾整理。因为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所以在拿取和收拾整理时我的策略是建立规则,养成好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老师的教育指导下幼儿逐渐学会相应的方法从而养成玩后自主收拾干净整齐的好习惯。
小小积木可以搭建出大大的世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拼一搭,一垒一放的过程中搭出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奇乐世界,留下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空间,他们关于积木的探索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