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四年组教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为教研主题,组织本组老师,深入学习新课标,共同备课,研课,确定教学实施方案。并开展了“我是新课标践行者”系列活动。年组七名教师互听互学,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于笑老师执教的《爬天都峰》,本节课于老师先简介黄山,再配以图片,使学生对黄山有初步了解,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印象,再结合孩子们爬山的经历进行对比,突出爬天都峰的艰难。在学习字词这一部分,于老师又结合课文的情节,降低了识字词的难度,借用图片并根据字形来理解,体会语境换词的魅力,培养了孩子们的小组合作和汇报展示的能力。
李长秋老师执教的《精卫填海》,在导入环节,精心设计,自然流畅的进入主题。在教学中,借助插图、注释,理解古文大意,抓住关键词句来感悟精卫坚韧、执着的精神!李老师依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及表达能力,还使学生明确了这篇文言文的主旨,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人物形象,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想象!
李洪娟老师执教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本节课教师组织学生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怎样演老虎为明线,排练、演出时的窝囊为暗线,构建学习任务群,体现四年级训练重点的阶段性和发展性,通过复述课文,探究笑声,开导小作者,解决疑问,去探究失败的原因,通过分享童年趣事,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向往。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互动交流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及展示学习成果的能力。课堂效果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熠熠生辉,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陈红老师执教的《蟋蟀的住宅》一课,由猜字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对于重点词语的理解采用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方法,理解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内容,在自学探究阶段,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板书设计巧妙,重点突出。
杨红梅老师执教的《麻雀》,以读贯穿始终,注重“阅读教学策略”的指导,以读促讲,以读悟情,让学生在读中学到方法,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学习时,读懂文中的词句,通过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相互启发,深入探究老麻雀保护幼儿的急切心情和敢于与敌人作殊死搏斗的无畏气概,进而领悟“亲子”“母(父)爱”力量的强大。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非形式化的主动发现、探究创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读、思、画、议,使学生对老麻雀这个主要角色的神态、动作及果敢的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
张文娟老师执教的《爬天都峰》,根据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写爬天都峰的过程上,而是侧重叙述了爬上前后的人物对话,表达面对困难要树立战胜苦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这一主题。让孩子们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展开讨论并反复读课文等方法,培养孩子们的小组合作能力,在读中理解课文的能力及表达能力等方面使孩子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课后四年组教师 反思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大家互评互议,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并促使自己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提高业务技能。我们四年组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感受课改新思想,践行课改新理念,巧用课改新教材,将课改精神根植于日常教学中,做充满活力的学习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