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攀高峰,“史”终笃行

     ----开发区历史教研活动

百事可爱💗
创建于2023-10-26
阅读 14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金风送爽,天朗气清。2023年10月25日上午,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历史教研活动在徐州市大庙中学举行,以“同课异构+评课议课”的形式,共同探寻新课标、新教材、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本次教研活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徐州市历史教研员王建宁老师到经开区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同时出席活动的还有经开区教体局牛树超副局长、开发区历史教研员梁兴义老师、开发区全体九年级历史老师及七、八年级备课组长。

     首先,在同课异构环节,由我校谢苏娅老师和开发区中学马腾凡老师执教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谢苏娅老师在课堂上创设虚拟情境,以约翰一家为例,将工业革命发展的脉络很好的展示出来,最后总结时间轴,谢苏娅老师用简洁的语言便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描述的很清晰。体现了大单元教学意识,反应了教师对历史的认知。

     马腾凡老师在课堂上,通过一个小视频,将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地方向学生清楚的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细节之处,处理的非常好。体现了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在讨论工业革命影响时,马腾凡老师又将影响提炼为若干个层面,结构化很强。

     共研共美,细研出新。课后,王建宁主任组织参会教师针对两节公开课开展评课研讨。王建宁主任讲话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其次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得出历史观点进行讨论,最后谈论了中考事宜。

     王建宁主任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评价,两位老师的课堂准备,都很充分,并且逻辑清晰。首先破解历史概念“工业革命”,运用图片更加形象的解释,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什么是工业革命,再到原因分析,成果展示,突出特点,影响启示,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结构,也体现了集体备课的成果。

     课堂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对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处理时,没有更好的调动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没有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我们通常在课堂上都是给定材料,引导学生按教师的思路思考,忽略了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培养。参会教师依据这样一个难点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交流过程中,有老师指出,学生从材料分析,得出结论比较难,应从头开始铺设材料,贯穿整节所学,分析事件影响。秉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原则,加上史料的实证,得出最后的结论。

    王建宁主任进行总结,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选取经典、细节的史料作为支撑,借助导学案,先把问题抛给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如果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再给出思考视角,引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贯穿渗透。

     最后,王建宁主任解读了相关中考事宜。明年将采用新教材,平时教学中按课标备考,命题也按课标考察;难度系数持续保持稳定;大题偏向跨学科、开放性试题;给出观点,学生能够有理有据的论证;注重史料阅读,史料使用,增加实践活动,与学生生活情景结合,进行考察。

     秋催千树果,日染九州新。本次教研活动在有序、认真、轻松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教研无止境,成长不延期。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漫步教研路,一边交流一边思索;教学路上,一路播撒一路收获。我们定会以本次教研为起点,深刻领会教研精神,整理好行囊,向着新目标扬帆起航!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

供稿:谢苏娅  戚文静

审稿:周广海  商友保

阅读 14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