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防控
知识宣传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病毒并传播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流行范围广的特点。
发病特点
肾综合征出血热每8-10年左右呈现一个发病高峰。该病四季均可发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在10月~次年1月会出现一个大高峰,称为秋冬峰;4~6月 (或5~7月)还会出现一个小高峰,称为春峰。
临床表现
本病因传染源种类、病毒类型、发病地区的不同,导致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临床类型不一致。一般临床分为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潜伏期一般为7-14天,以两周多见,多数起病急骤,无前驱期症状,少数病人起病稍缓,有消化道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临床表现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防治措施
1.高峰期尽量不去野外老鼠有可能生存的地方游玩,不在野外荒草地上坐卧、露营。避免与老鼠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接触。
2.不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小饭馆就餐;不吃生冷或者被污染的食物和水。
3.不要将食物摆放在住宅或者户外裸露的位置,以免招引老鼠。
4.在野外出游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同时要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立即用碘酒进行消毒处理。
5.特别需注意的是,如在大高峰期间(10月—次年1月)出现高热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切勿自行使用退烧药,以免延误病情进而加重危险。
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筑牢健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