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科学预防 健康“童”行——张衡街小学第三附属幼儿园支原体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张衡街小学第三附属幼儿园
创建于2023-10-26
阅读 7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现在正是季节交替之时,是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时候。由于我们的宝贝们的年龄较小,抵抗力比较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近期,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高发,张衡街小学第三附属幼儿园特为您整理了儿童支原体肺炎防护的小常识,希望家长朋友们认真阅读,并请您与幼儿园携手,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

1.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高峰年龄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人员密集的学校、托幼机构等极易出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

      潜伏期一般为2~3周,潜伏期至症状缓解数周内均有传染性。

2.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

典型症状:

01.咳嗽

      支原体感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阵发性咳嗽,早期以持续干咳为主,呈阵发性加重,可有类百日咳样咳嗽,后期可伴白色或黄色黏痰,部分可出现喘息。

02.发热

      约40-50%患儿可出现发热,但几乎所有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均出现发热,同时出现气急缺氧的表现。

03.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轻而且与影像学的显著表现不一致,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一大特征。肺部病变范围广、伴有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时可有呼吸困难。

如何区别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

(1)肺炎支原体肺炎:门急诊快速筛查可选择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一般在感染3-5天出现。阳性提示支原体感染,阴性则不能完全排除支原体感染,应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作综合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正常,部分患儿多于发热3天后出现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不同程度升高,严重感染患儿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混合感染有关。

(2)病毒性肺炎:多有相关患者接触史,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随后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和肺部体征,呼吸道标本病原学或核酸阳性可确诊。

(3)细菌性肺炎:常见肺炎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常在病程初期尤其是3天内出现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等明显升高。鉴别主要依据病原学检查。

3.患病后家长如何护理

01.家长要让患儿多休息,卧室要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呼吸道黏液变得干燥不易咳出。

02.饮食要少量多餐,吃营养丰富又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

03.患儿在发病期间要注意隔离,以防感染给他人。避免到人群集中场所。

04.家长平时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替孩子增减衣服。

05.要教育孩子在咳嗽时用手帕或餐巾纸捂嘴,尽量减少飞沫向周围喷射。

4.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01.遵守呼吸道礼仪

  日常咳嗽或打喷嚏时,应该用纸巾掩住口鼻,然后把用过的纸巾丢弃在带盖的垃圾桶里;如果没有纸巾,可用上袖或肘部遮挡后再咳嗽或打喷嚏,如果用手掌遮挡后第一时间用流动水洗手。

02.做好手卫生

  严格洗手,保持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如果没有肥皂(洗手液)和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双手。

03.保持空气流通

居家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04.饮食均衡

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及锌的食物。

05.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正值季节交替时,家长应注意天气变化,给孩子适时增减衣服,要让孩子多外出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易感人群,如果孩子发烧伴有剧烈咳嗽并且久咳不愈的情况,家长要引起重视,积极就医,尽快检查明确病因,根据医嘱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并第一时间上报主班老师,切忌盲目用药!幼儿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老师的陪伴与照料。幼儿的身心健康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家园携手为幼儿筑起第一道健康安全的防线,为宝贝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张衡街小学第三附属幼儿园以“爱心育童心、幸福同成长”为办园宗旨,让每一个孩子在丰富适宜的教学情境中、愉快平等的心理氛围中自主游戏,快乐学习。 

☎️教育热线:18838832001                                          15139920622

阅读 7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