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孩子就像花朵,美丽也脆弱;我们希望孩子的世界只有阳光和雨露,快乐和幸福,但是也不能回避世间的不美好;我们无法做到24小时守护在孩子身边。近年来,媒体曝光的未成年人遭遇性侵、欺凌事件频发,那么,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则非常关键,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未成年人性侵防范教育刻不容缓。家长朋友们要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远离性侵害危险,请您和我们一起,对孩子进行预防性侵安全教育,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勇敢说“不”。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事件。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肢体欺凌:通过肢体动作去恐吓、伤害他人,如暴力推搡、拳打脚踢等。
言语欺凌:通过骚扰、辱骂性语言对他人进行伤害。
社交欺凌:故意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暴露他人隐私、损毁他人形象、鼓励排挤他人。
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和暴力是不少学生的噩梦,会对被欺凌的学生身心造成伤害,而实施欺凌的学生如果没有有效的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也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预防“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即: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不做受害者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前往校园周边巷子拐角等校园欺凌可能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预防性侵害
近年来,学生遭遇猥亵或性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很多学生对于自己遭受的伤害却茫然不知,或由于羞于启齿而隐瞒。加强青少年性教育,提高防性侵意识已经刻不容缓。
什么是性侵害?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8岁以下的任何人都是儿童,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和“青少年”,都在这个范畴内。对青少年、儿童的性侵害,既包括违背其意志对其强行实施性行为,也包括利用其不知情、不理解或者没有达到性自主年龄的情况下,对其实施与性有关的行为。这包括法律定义上的强奸、猥亵,引诱、容留、介绍青少年、儿童卖淫,组织、强迫青少年、儿童卖淫,以及向青少年、儿童传播淫秽物品等危害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也包括法律中没有规定的但危害青少年、儿童权利和身心健康的与性有关的行为。
如何识别性侵害?
如果有人对孩子做这些事,这些行为是性侵害:
1.向你暴露生殖器官
2.故意看或触摸你的隐私部位
3.故意让你看或触摸他/她的隐私部位
4.对你做出具有性暗示的动作
5.引诱或强迫脱你的衣服
6.攻击你的隐私部位
7.引诱或强迫你看淫秽图片或影像
如何预防性侵害?
学 生:
1.了解身体是属于自己的,小背心、小裤衩遮住的地方就是私密部位。
2.私密部位不许他人看和触碰。
3.不吃陌生人的食物,不喝陌生人的饮料。
4.勇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会拒绝、学会说“不”!
家 长:
1.教导孩子认识隐私部位: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是隐私部位,是绝对不能被随意触摸的。
2.教导孩子抵制不安全(不恰当)或模棱两可的身体接触。
3.家长在选择托管机构时一定要慎重,考察托管机构的相关情况。
4.家长要避免未成年人自己在家中,女童尽量不要单独行动,要结伴而行。不轻易把孩子交给除家人以外的人照看,对照看孩子的人要充分了解。
5.无论多忙,都细心观察孩子的异常反应:如变得胆小、爱哭、忽然不喜欢上学等。
6.教育孩子,在遇到性侵或猥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家长,以便及时报警、保留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
7.如发现孩子已经遭受了性侵害,家长不要羞于启齿,要及时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同时请专业人士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回到正常生活。
遭遇性侵害时怎么办?
请告诉孩子,当遇到性侵害时,学会“说不、会跑、会骗、会记”。
第一,“说不”,可以大喊:“住手!我不喜欢你这样做!
第二,“会跑”,在公共场所时跑向人多的地方,向周围的人求助或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
第三,“会骗”,可以编理由骗侵害者,想办法逃跑。
第四,“会记”,记住侵害者的体貌特征。
安全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学校时刻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把教育和预防放在首位,培养安全意识,增强孩子的自我防范能力,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