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教学常规检查的目的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检查教学环节落实情况,确保教学质量,保证教学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教学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教学过程督查则是延续这一生命线的保障。为了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工作的扎实推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0月13日,一年级数学组进行了教学常规督查。
通知下达后,每位教师把精心准备好的教参、教案、书头备课、听课记录等摆放整齐,对每位教师的辛勤成果有条不紊的检查,这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督查,更是教学经验的交流,是教育思想的碰撞。
本次检查的内容主要有教师的课时备课、教参利用、听课记录等。通过查看教案,了解教师备课是否详细;通过查看听课记录了解教师听课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听课节数,听课的内容、时间是否真实。
备课方面,老师们都能认真学习,有勾画,有批注,能明确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个人批注中有步骤的渗透自己的教学思想方法,通过学习教学用书,夯实了自己的基本功,形成了自己别具风格的课堂教学风采。
备课既有集众人智慧的集体备课,又有显示独特思考的二次备课。本次检查的备课,都是基于课标,源于学生,深挖教材,细化目标,评估先行,并且作业设计指向目标。每位教师的备课都能做到整齐工整,目标明确具体,重难点突出,以此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更好的服务教学。
老师们的听课记录,都能看到老师们认真细致的听课成果,每位老师都能做到在转课听课的过程中,详细的记录教学环节,并用双色笔记录自己的个人见解,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在作业方面,老师们能够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布置的作业内容适中,形式多样;作业批改、订正及时且有针对性;有日期、评语及激励语言。
本次督查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学情分析流于形式。单元作业讲评中的学情分析要根据所教班级的真实学情,不同班级学情是不同的。
二、教学设计中个别老师缺少板书设计。
三、反思应具有实质意义,可从优点、不足、改进措施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反思。不求字数,但求对自身专业发展有实效。
此次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自身发展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授课经验交流、沟通与切磋,对于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积极推行课堂改革,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编辑:刘淑娴
审核: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