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区域活动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充分满足幼儿的自由操作需要,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兴趣,促进幼儿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为了使幼儿真正在自主的游戏状态中参与自主的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学习,也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发展,我班三位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积极的根据主题进行了班级区域环境创设工作。
美工区
墙面设计:
在主题墙中我们分为了三个板块,其中包括基础经验、主题经验、幼儿作品。
基础经验:
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折纸、彩泥、撕贴画、格子画的基础经验提示,比如我们为幼儿提供彩泥的几种简单的技巧:团、搓、压、捏。幼儿通过经验提示能够简单的做一些彩泥作品。
主题经验:
我们给幼儿呈现的是主题二《香喷喷甜蜜蜜》主题活动中的《包糖果》和主题三《小小的我》中的《吹画》活动的经验提示,幼儿通过经验提示知道包糖果和吹画的步骤,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及专注力。
幼儿作品:
幼儿作品我们会相应的展示到墙面或者桌面供幼儿欣赏自己或者别人的作品。
材料投放:
美工区是孩子们创造美、感受美的重要场所,在美工区我们分为工具区和材料区,工具区主要投放彩笔、剪刀、颜料盒等,为了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
我们要保证在美工区里投放不同种类以及数量足够的材料,所以我们在材料区投放了瓶盖、竹签、棉签、毛线……等,同时我们还投放了有关季节类的材料比如:玉米包、玉米棰、树叶等。还有一些老师根据主题活动或者季节投放的相应的材料。
小班格子画是一种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活动。通过绘制格子画,孩子们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细致观察能力以及空间感知能力。所以我们在基础经验提示中特意把格子画的步骤图展现给幼儿,并在材料中投放了多种图案的格子画便于幼儿操作。
同时,美工区还增设了特色区域,我们班的特色区域是撕纸,幼儿通过撕纸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部力量,而且也增添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在特色区域中,我们为幼儿投放了很多关于撕贴画的内容与经验提示,幼儿可以在特色活动中大胆的创作。
教师思考:
1、幼儿只对极个别的几个材料感兴趣,对其他材料不是很了解。
2、在特色活动中给幼儿投放的撕贴的材料还是比较少,幼儿操作方法单一。
下一步计划:
1、在活动前对美工区里的材料进行讲解,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美工区的每一种材料的用法,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在特色活动中为幼儿投放层次不一的材料供幼儿使用,提高幼儿撕贴的难度。
建构区
建构区作为区角活动的一种,它能使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多种建构技能,增强空间感知能力,实现自己的想法,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增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还可以使幼儿通过活动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墙面设计:
建构区的墙面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搭建技巧、主题经验、我遇到的问题、我搭建的。其中小班幼儿建构技能的学习目标是能用平铺、延长、围合、堆高、加宽、盖顶等基本技能建构造型简单的物体形象。在主题经验中我们分别提供给幼儿主题二和主题三中的搭建内容供幼儿参考,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会及时给孩子记录,并在结束后一起解决问题。
材料投放:
我们班给孩子投放的主要的搭建工具是泡沫积木,孩子们可以通过主题墙中的搭建技巧进行简单的平铺、垒高、围封等进行搭建。
教师思考:
1、投放的搭建材料太少,幼儿只会玩泡沫积木,没有认识更多的搭建材料。
2、幼儿只会简单的主题经验中的搭建内容,想法太少。
3、幼儿收积木时虽然是按类分类收集,但是却杂乱。
下一步计划:
1、在建构区不单单只投放泡沫积木,还可以投放纸杯、易拉罐、奶粉罐、奶盒等材料,引导幼儿使用多种材料进行搭建。
2、在搭建前期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作品欣赏、建筑物欣赏等,激发幼儿搭建兴趣,提高幼儿搭建水平。
3、着重为幼儿讲解收拿积木的技巧与归纳方法,锻炼幼儿有序的整理积木。
益智区
墙面设计:
益智区墙面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数物对应、排排队、按数取物。其中排排队中幼儿可以观察到排序的规律:abab、abb 、baa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排序的方法,从而在活动材料中实践。
材料投放:
益智区投放一些能够促进幼儿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判断的材料,启发幼儿思考,让幼儿通过对各种材料进行感知、探索,激发兴趣,形成认知,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智力。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游戏,我们在益智区还投放了一些有关主题类的材料。
比如《糖果宝宝找家》,幼儿可以拿着糖果找到跟糖纸颜色一样的瓶盖的瓶子,并把它放到里面,不仅提高了孩子的思维能力,还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
教师思考:
1、幼儿在桌面操作比较多,很少参与墙面的操作。
2、有的幼儿对于延伸的材料不感兴趣。
下一步计划:
1、多投放一些墙面操作性强的材料,既吸引幼儿的兴趣,又能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能力。
2、对于投放的延伸性的材料,教师要先幼儿巩固现有的能力水平,然后在幼儿能达到的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延伸材料,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充满兴趣性。
娃娃家
在娃娃家,幼儿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重现他们在真实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他们利用道具以及扮演来加深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在角色扮演中,孩子会成为爸爸妈妈,成为老师,成为厨房大师傅,成为清洁工等等,扮演的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墙面设计:
娃娃家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我可以这样玩、经验提示、我们的故事,孩子们可以通过墙面的引导来决定自己在娃娃家中的角色,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材料投放:
我们在娃娃家中投放并制作了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根据本次主题,幼儿可以在娃娃家中扮演主任接待小客人的角色。
教师思考:
1、妈妈这个角色在幼儿生活中尤为重要,幼儿活动时都争抢着当妈妈。
2、活动结束幼儿整理玩具杂乱无章。
下一步思考:
1、活动时教师及时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角色行为,并加以引导,激发幼儿对其他角色的兴趣。
2、活动前让幼儿观察每个物品都有自己的位置,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将物品放回原位。
生活操作区
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这个阶段是很重要的,同时也是培养宝宝独立自主的关键期,老师可以尝试将某些事划入孩子的责任范围,但是要注意在孩子有能力学习做某一件事时,教他如何操作。3岁宝宝的听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基本上能明白大人的话了,四肢活动、手的抓握及小手指的配合能力也比较强了,手眼已经能够互相协调起来,具备了独立做事的能力。
墙面设计:
生活操作区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经验、主题经验、幼儿操作实拍。幼儿可以根据经验提示进行操作,增加操作的趣味性。
材料投放:
在操作区中,我们给幼儿投放了一些便于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材料。比如根据主题活动投放的材料《喂娃娃》,幼儿用勺子把豆豆喂到娃娃的嘴里,不仅锻炼幼儿的专注力,还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操作区还包括扒橘子、吃面条、叠衣服等活动。
教师思考
材料投放方面:
在今后的区域材料投放中,我们不仅要投放基础材料、主题材料,还要根据季节、环境变化、身边事物及时更换区域材料。
教师方面:
在区域活动中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可适当的介入指导,并随时观察幼儿的活动兴趣及时更换材料。
墙面设计方面:
墙面设计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及时填充或更换。
编辑:邱敏
审核:张富兰、刘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