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实验中学 李爽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组内研讨展风采,听课评课促成长——记菏泽市实验中学华英路校区初二道德与法治组公开课展示活动

创建于2023-10-26 阅读1828

时间:2023年10月25号

地点:菏泽市实验中学华英路校区65班教室

参加教师:黄校长、李爽、田文力、张亚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更好地发挥青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023年10月25日上午第一节课,我校道德与法治课宫红华老师在65班教室给大家展示了一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执教内容为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三框《善用法律》。

   从宫老师的授课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结构体系。贯穿整堂课,宫老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公开课之后,为了更好地总结本次活动并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全体教师进行了研讨。评课初始,黄校长对于每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之后大家畅所欲言,谈体会,说收获,提建议。

   首先,由黄校长对宫老师的课堂进行评课,黄校长指出了本节课的亮点及建议。

1、教师帮助学生解析知识结构,如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

2、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度、广度。课本上的教学素材,都非常典型、精准。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使素材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一课后面的拓展空间题,是考试命题的来源。

3、道德与法治课是讲理的课。课堂中,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法,形成强烈的反差,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震动。

4、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增强学科的亲和力。坚持“三贴近”原则,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联系,将社会资源就近取材,引入课堂。

5、要锻炼自己的提炼归纳能力; 提炼金句、精句。比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三法 三者”等。

6、教师一定要扎实苦练基本功,将常规做到极致,就是优秀。认真思考知识点如何讲深、讲浅、时间如何分配等。

7、提出“三有”:(1)有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维护; 提问有思维含量、有深度、有高度、有难度的题,拒绝无效提问。(2)有味。要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学完之后让学生觉得回味无穷。(3)有劲。让学生将学到后的知识,转化为动力; 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解题的能力,会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8、提倡将新课标学透研深; 向各位老师推荐学习有参考价值的相关书籍和杂志,如“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人民教育杂志”等。

   接着,李爽老师围绕本节阐述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1、宫老师采取“复习导入”的方式,温故而知新。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联系新知,效果较好。

2、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联系,选取的案例素材来源于生活,坚持“三贴近”原则,能够使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3、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当讲到“网暴”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时,引导学生根据这一事件的行为后果辩证看待,不要急于下定论。

4、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呈现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田文力老师认为:宫老师备课充分,课堂步骤完整; 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将新旧知识相联系起来,效果较好。比如:讲诉讼的类型时,引导学生回顾违法行为的分类有哪些。

  张亚老师认为:宫老师板书规范,重点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采他山之玉,纳众人之长”。本次教师引领公开课活动,既充分体现了教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也为全体道德与法治组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学无止境,研亦无境”,相信通过本次示范引领活动,老师们将积极实践,扎实推进基于新课标的活动设计,将继续深耕课堂,砥砺前行!

阅读 182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