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火锅过家家

👄 周优秀
创建于2023-10-25
阅读 2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故事主人公:果果三班幼儿

游戏故事背景

游戏缘起: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中进行的。

        教育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皆教育。

        生活里的美食也承载着许多文化,结合了前期孩子们对火锅美食的喜爱,区域角内也开设起了“火锅”店。

        室内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小朋友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进行活动。嫣然、可心、嘉钰、思媛、佩欣率先来到“火锅”店。一开始只是各自选择片区玩耍,自己随意的摆弄着。这时,慕慕和昕然被佩欣手中的收银机吸引,也来到了“火锅店”,但由于收银机只此一台,便触发了争论。

故事实录一:

竞选工作人员

       由于争论不断,嘉钰站了出来:既然如此我们就来玩火锅店游戏吧。大家都随声附和。“我要当收银员!”“我也要当!”“我也想要!”“我要洗菜。”“我要端菜!”新的一轮问题却又出现了。

        这时,嘉钰很快的控制了混乱的局面:“这样吧这样吧,我们来石头剪刀布!谁赢谁先选!”就这样很快恢复了秩序。

教师思考

       《指南》中社会领域中指出:5—6岁幼儿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在进行角色类游戏时,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不同的小组成员进行合作,他们的奇思妙想让我惊叹不已。

故事实录二:

正式营业

         可心、慕慕是本次的服务员和收银员,佩欣是洗菜员。

         角色确定好后,小朋友们终于可以“开业”了。

  “你好,你们要吃点什么”可心拿着三份菜单和三支笔分别递给了嘉钰、嫣然、思媛。只见她们三人划出了喜爱的食物后便还回了可心。随后就拿着菜单进行配菜。

        可是之前玩乱掉的食物混乱的让可心手足无措。

        “怎么办,菜都乱掉了!”“没事没事我来整理,你去拿她们需要的菜吧。”慕慕有条不紊的把每个盘子先分好,再把同样的菜品放进去,这期间还把顾客需要的菜品递给了佩欣清洗。

教师思考

        此环节,增强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合作。我们发现幼儿的动手能力非常强,能够自己根据所接触的经验以及参照物进行生活经验的提升。一只蜗牛的出现,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在社会中,在自然中,一切生活皆教育。”小蜗牛的出现牵动着孩子们的心。

故事实录三:

就餐

       嫣然和思媛最先拿到了自己所需的菜品,准备就餐时发现桌子上只有一双筷子。可是并未争执,反而相互谦让。就这样,边吃火锅边聊天,小朋友们各自在自己的角色上玩的不亦说乎。

活动反思

       陶行知曾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只有真正以生活的场所为教育的场所,使整个社会成为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才可以大大的增加。

阅读 2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