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开好为民办实事长效“药方”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18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基层基础,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问题就是我们不能回避、不可推脱、直接面对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办好民生实事,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是精细织密“一张红网”,细化网格管理。坚持网格“塑形”、党建“铸魂”,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网格整合成一体网格,促进相关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实现融合。以居民楼栋、巷路为基本单元,建立“社区、片区-楼栋、巷路”三级网格,按照“大小适宜、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若干片区网格和专属网格。让广大党员干部注重民情收集,聚焦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每日巡查、定点巡访、定期研判,整合公安、司法等多部门力量,推动城市基层治理资源有效衔接,形成城市基层治理“大合唱”合力,确保民生实事早落实、群众早受益。
二是不断加强“红色阵地”,优化阵地建设。按照“社区有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小区有红色驿站、户外有党建广场”的思路,改造提升党建阵地,推动服务资源向最基层下沉。探索建立大党委单位、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常态化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定期组织召开工作联席会议,持续扩大社区服务覆盖率,不断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
三是聚焦“红色治理”,化解群众矛盾。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以“网格+调解”助推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在镇、社区、村等基层服务中心探索组建专门的矛盾调解委员会,及时就地调处群众之间矛盾纠纷。基层党组织牵头、其他社会力量配合、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成立志愿服务队,主动对接群众需求,开展扶弱帮困、助学支教、法律援助、医疗卫生等公益活动,推动形成守望相助的良好风气。同时,要鼓励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因地制宜,建立特色网格,服务辖区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