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秋光染碧空,合作共研正当时。”为不断适应新课标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营造浓厚的研讨氛围。10月25日下午,湖丰小学全体二年级数学老师在科研处姚主任的指导下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大家齐聚一堂,凝聚集体智慧,共同研讨新策略。
本次备课活动的课题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例一。首先,胡老师对本课例题1进行了解读,提出三个方面的内容: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或正面、侧面和后面)观察一个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例题1);展示了4名学生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一个熊猫玩偶的情境图,并在情境图下面给出了从这4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分别是谁看到的。从熊猫前面、后面看到的图形会有较大差别,学生很容易辨认;但从左、右两个侧面看到的图形却基本相同,只是脸、胳膊等的朝向不同,学生辨认起来有一定难度(学生在一年级认识左、右时,只要求以“自我”的方向为参照点辨认左右,对自己方向相反的人或物为参照点辨认左、右不作要求)。因此,教材在熊猫的一只耳朵上戴上了一个蝴蝶结作为“标志物”,利用这一形象特征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区分左、右两个侧面的学生看到的形状。
胡老师解读完例题1主要内容,其他同仁们都给予了肯定。
郑老师提出,教师在指导学生正确观察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将所看到的图形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如,可以让学生闭眼想象自己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动口说说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征、标记等。针对不易区分左、右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如熊猫、大卡车等,可以让学生用手势比划,说明熊猫的胳膊、腿是伸向哪边的,大卡车的车头是朝哪个方向等;
潘老师提出,由于学生还不具备准确区分观察者与观察物体间位置关系的能力,不建议教师采取转动观察物的方式观察物体的各个面。
曾老师表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的内容,对于位置“相对性”的问题不熟悉,教学时不介绍“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概念,只要学生能用连线、标序号的方式将观察者与所看到图形对应即可。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每位老师积极发言,在研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年轻老师思维活跃,老教师经验丰富,通过交流,大家取长补短,实现教师间的有效教学互动,促进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快速提升。
“教”无止境 ,“研”续精彩,本次的集体备课活动虽然已经落下了帷幕,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位参与者都受益匪浅,由此而引发的启迪、思考、收获会激励湖丰小学的教师们继续携手并进,砥砺前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添砖加瓦!
编辑:刘 欢
审核:姚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