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名师引领明方向   潜心教研促成长——安次区小学数学“观好课,研教法”活动

创建于2023-10-25 阅读3310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教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助推教师专业成长。2023年10月25日上午,由安次区教研发展中心主办的安次区“观好课研教法”活动(小学数学)在廊坊市实验小学举行。

名师讲座

《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中指出,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数量关系的研究探讨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模型意识、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数与代数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老师对于怎样研读教材和教参也有一定困惑,基于以上情况,本次活动从名师讲座、观摩名家视频、课例展示、教研点评四个角度,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如何研读教材,一步步的应用于实践教学。

路校长从重视运算意义理解,渗漏模型意识、重视抽象概括,发展模型意识、在问题中解决,拓展应用意识三个学段讲述了逐步以“数量关系”为核心的问题解决模型。

观摩名家视频

同时,老师们共同观摩全国名师吴正宪老师授课视频,吴老师的课不止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通,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数学教学就是在错错对对中不断完善的,错着错着就对了,想着想着就通了,学着学着就会了。在一个包容的课堂里,孩子们就成长了……不怕学生出错,让学生大胆发言,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了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意识。

课例展示

王喜颖老师讲授的是第一学段《用加法解决问题》,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学生动手操作借助画图理解运算意义、数量关系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当求“一共有多少”的时候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时候就用加法运算。初步渗透了模型意识,为下一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瑞老师讲授的是第二学段《路程、速度与时间》,张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变换情境、变换条件,从而引发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当路程一样时,时间就是参考依据;当时间一样时,路程就是参考依据;但当时间、路程都不一样时,该怎样判断快与慢呢?学生在一个个问题中深入思考分析,通过问题解决,学生理解了"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并拓展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了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张月老师讲授的是第三学段《用字母表示数》。以老师比学生大18岁实际情境出发,如何表示“任何一年”老师的年龄为思考点,让学生在一问一答中,逐渐理解a+18既表示不确定的数,(因为人的年龄是有限的,所以也有取值范围),又表示数量关系;并且具有概括性和简洁性的特点。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

老师们教学环节设计灵活巧妙,多样有趣,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节奏紧凑有序,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充分体会数与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问题解决。

教研点评

智慧在碰撞中会产生美丽的火花,老师们基于数量关系主题式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等环节进行了交流。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加强了教师的专业性沟通与交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最后,学科教研员李平平老师进行总结并为下一步教学提出建议,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从实际学情出发,“抓基础、重训练、精点拨、要结果”,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鼓励新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助力。

  “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我们要携手同行,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全面推动学生素质提升,相信我们共同协作,齐头并进,一定能换来明天的收获满满!

阅读 33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