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教学路上,有良师益友作伴,方可事半功倍。
为扎实开展师徒结对教研活动,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师傅的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2023年10月24日到10月26日,我校开展了青蓝工程汇报课活动。
此次活动由我校教导处全程跟踪,王玺校长、乔英洋校长、张倩主任跟踪听课,中心校吕翔书记、闫金通主任携中心校教研员亲临现场听课指导,同时参与听课的还有各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他们深入课堂,全面点评,为青年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精心研磨
为了上好这次汇报课,六位青年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与指导老师一起多次磨课,虚心听取师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在精心备课、虚心求教、大胆创新和反复研讨的过程中,不断精进自己的教学能力。
课堂风采
周二上午第二节,张钰宛老师精心准备了《走一步,再走一步》,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精心设计,做到课堂内容条理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后的多个角度谈启示,学生的表现可谓是精彩纷呈。
在评课环节,帮扶教师王天锐老师指出,本节课目标明确,课堂完成度较好,同时也指出提问可以面向更多的学生,并且在提问后及时表扬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其他语文组同仁也毫不藏私,畅所欲言。最后吕书记做出总结,同时也提出了可以更注重小组合作的宝贵建议。
周二上午第三节,沈媛媛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她课前准备充分,课堂内容充实,带领学生复习知识,并以垃圾分类游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迅速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她语速适中,感染力较强,并且时刻与生活联系,引导学生保护环境。
在评课环节,帮扶教师刘杨老师进行了点评,沈老师课堂完成度较高,环节充实环环相扣,同时也提出在讲解时可引导学生多读文本,熟能生巧。同时,教研组其他成员也表示,课堂内容的呈现顺序可稍作调整,最后的总结环节可请学生先谈谈收获,最后再由教师总结。
周三上午第二节,徐凯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代数式的值》,她由复习导入新课,用生活实例引入新知,再利用例题带学生订正格式,强调注意点,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张弛有度,男女生pk环节激发学生的胜负欲。
评课时,帮扶教师张娟娟老师也是赞不绝口,她表示徐老师在课堂上能给学生留足时间思考,在解题过程中给学生鼓励,学生出错的地方也耐心指正。教研组其他成员也接着指出中考链接演板格式要多加注意。最后吕书记做出总结,并指出小组讨论时要多注意分享思考。
周三上午第三节,是由韩贵安老师精心准备的《水的组成》。他根据学科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精心设计。整体课堂结构完善,从实验入手,正反两方面验证,课堂上注重习题练习,当堂检测,学生配合良好,值得点赞。
在评课环节,帮扶教师郭换青老师指出,本节课从氢气的燃烧实验和水的电解实验正反两个方面探究了水的组成,课堂完成度较好,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指出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讨论时间。其他理化生组同仁也各抒己见,帮助新老师快速成长。最后吕书记做出总结,同时也再次强调,课堂要多注重小组合作。
周四上午第二节,张政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趣味盎然的地理课:《多变的天气》。她根据初中学生的学情,运用图片视频导入,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知识,即学即练,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并且她还多次强调重难点与易错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周四上午第三节,是历史老师张鹏展带来的精彩课堂,《中国共产党诞生》,课堂激情澎湃,点燃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发言,对于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的重点有突破,小组讨论,视频导入,有措施的奖惩等更是画龙点睛,很好的抓住了学生眼球,增添了课堂色彩。
第四节,吕翔书记、乔英洋校长,张霆校长,张倩主任以及全体政史地教研组教师,共同参与了评课。
首先对于张政老师的地理课,帮扶教师刘上君老师指出,本节课学习目标明确,流程完整,教师教态落落大方。同时也指出课堂上要多让学生动嘴动手,主动学习,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其他政史地组老师也提出宝贵建议,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最后吕书记做出指导,可以利用黑板评分台,分小组进行竞争,活跃课堂气氛。
接着对于张鹏展老师的历史课,帮扶教师张霆校长以及同组的张鑫老师指出,本节历史课教学设计完整,教学目标明确,有亮点,学生配合度高,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其他老师也是客观分析,帮助新老师成长。最后吕书记强调在讲授课程中更要加强板书设计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活动总结
正所谓“竹有千节,起于幼笋;沧海吞吐,积于小流。”此次青蓝工程汇报课活动,既可以看到“徒弟”虚心求教,也可以看到“师傅”的倾囊相授,更可以感受到领导们的殷殷期盼。
活动已然结束,我们将继续发扬青蓝相接的精神,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师傅们的言传身教中快速成长,努力探索出符合自身特色和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思路,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编辑 : 苏英
审稿 :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