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积极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课程目标
1.观察认识柿子的外形特征,愿意用多种不同的材料展示出柿子树的形态。
2.能利用粘士制作各种各样的柿子,如大柿子,小柿子,没有成熟的柿子等。
3.体验绘画活动的趣味性,亲近大自然,乐于观察秋天各种植物的变化,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课程起源
做早操的时候,张铭扬发现了小区的树上有红红的果子。他好奇的问我:“老师这是什么呀”?
陈嘉旋说“这是柿子很好吃的”,我奶奶昨天还给我买了,可甜了呢。回到班里面,孩子们还在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说让我奶奶也给我买一个。孩子们对于柿子的热情高涨,我们就在美工区就开展了做柿子活动。
从孩子们的谈话中,教师敏锐地发现了孩子们对于柿子的兴趣。根据《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千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因此制作柿子的活动由此产生了。
认识柿子
在认识柿子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多种感官进行了体验,从而对柿子的形状、结构、果皮、果肉的颜色、有了诸多的了解。
老师思考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
初试做柿子
孩子们选择了用泡泡泥来做柿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孩子们是怎么制作的吧
吴悠蓓:我也做了一个圆圆的柿子。杨辰弈你怎么做的是黄色的?
杨辰弈:我做的这个还有点没有熟,哈哈哈。
冯礼薇:我也要做一个不同颜色的。
王艺阳:柿子已经做好了,可是挂在那里呢?
王奕然:我们去操场找点树枝来用吧。
杨辰弈:我想它像真的一样,可以立起来。
山一颜末:我们建构区有纸杯找点土把他插进去,就可以啦。
李国逸:这里还有木片,可以用吧。
从幼儿观察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寻求制作柿子过程的秘诀。
寻找材料
陆芊涵:老师,我们去操场找一找,跳操的时候我看到有掉落的树枝。
冯礼薇:我也发现了,我知道在哪里,我们一起找。
王奕然:我们可以在找一点叶子,装饰一下。
王奕然:李国逸找到了圆的木片,我们可以拿这个当底座。
刘安然:我们把这个来装饰一下吧,装饰成绿色的,还有黄色的落叶。
在活动前我们一直在想:制作柿子所需要的材料是我们直接告诉幼儿,还是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呢?根据《纲要》中指出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所以我们选择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经验,交流经验、总结经验,这样更有利于体现幼儿活动的主体地位。
第二次尝试
张瞳心:柿子树上还有树叶,我们要做个树叶。
冯礼薇:我捡的树叶也可以用上。
陆芊涵:我把我做的柿子放在窗台上,这是已经成熟了,马上就可以吃了。
傅洺析:我做的放在树根这里,这是被大风刮掉的。
作品展示
结束
《指南》中指出我们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正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和丰富教育环境,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在整个制作柿子的过程中包括了材料的讨论,制作以及作品的分享交流,每个阶段都充满了孩子们的一连串设想、实验,教师始终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关注到了孩子的所看、所闻、所思、所想,运用设疑、赞赏等不同策略,引导孩子的创作活动,力求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