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研新课标,赋能新课堂

欢乐马
创建于2023-10-25
阅读 3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古人云:“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地理学丰富的内涵为美育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远到世界各地乃至浩瀚的宇宙空间,近到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学素材。这些无所不在的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感悟,在弘扬地理之美的理念下开展教学。自2022年版地理新课标发布以来,解读新课标,成为一线教育人的研究之要和实践之基,是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2023年10月23号,济南高新区第24组地理工作室开展第四次会议,会议围绕新课标培训进行解读学习。

      本次会议共两项内容。第一项议程学习程菊教授关于地理新课标的整体解读。第二项内容是工作室成员分享收获。

     刘琦老师分享对本次地理新课标学习的自身理解,她从教学评的一致性、情境的真实性、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等方面入手,使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到位。

     李翠莲老师表示通过本次学习再次加深了对新课标的认识。她对于程老师讲座中提到的地理课程无论从横向、纵向都有很大的广度有很大的感触。在2023年上学期备战中考的过程中,各学科都涉及到跨学科的学习,例如物理的热传递这一题体现了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一些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延伸与补充。另外,对于程老师讲座中提到的具体学业的要求、真实情境的设置等内容,也感触颇深。

     李鑫老师表示程菊老师作为一线教师的代表,本次讲座具有很高的实用性。第一个印象深刻的是程老师对于课标的目标要求做了很详细的解读,加深了我们对地理课标的理解;第二个印象深刻的点是程老师解读的课程目标不仅是内容要求,而且详细解读了通过何种方式,使用何种材料,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达到怎样的要求,为教师授课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郭淑珍老师表示新课标对教师来说一直是我们指路的明灯,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有所转变,程老师在解读中讲到的课程内容组织上让我们看到学科的逻辑性,同时又兼顾了学生活动的逻辑性和发展的逻辑性,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参加互动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多侧面、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和探索。

    李琼老师从学业质量的描述和评价的角度入手,谈了三方面内容。

     第一点,要强调真实的情境性,设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遇到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强调了学生的真实表现,表现性评价的真实情景是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所能够遇到的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的,并且强调了评价学生的真实表现。学生所完成的表现性任务往往是真实的且具有实践性的,需要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判断、探索和创新。最后能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核心素养的一个体现。

     第二点,聚焦于学生的能力和内在的倾向。有很多的行为动词,不仅关注了学生在认知、理解、记忆方面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习表现过程中的非认知因素。

    第三个是强调了深度学习发展的是高阶思维。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注重学生对某种知识结论的记忆。新的课程内容,就体现出对于学生探究学习、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注重知识的批判理解、迁移应用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且指向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孟祥伟老师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从聚焦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转变。新课标当中涉及到创设情境的问题。在真实的环境当中,要适当的运用上地理的实践活动方式,观察和认识地理环境,体验和感悟人际关系,并在活动当中做到知行合一,乐学善学。

     王灏辰老师认为情境的设置最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实际的生活,能够一镜到底。对于学段的衔接,初中阶段也是为学生将来高中更好的学习地理打下一个基础。对于程老师讲座中提到的学业评价。王老师认为学业评价是学生学业成就的一个表现,而不仅仅是分数的一个体现,需要教师一起共同努力,达成一种真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一种教学。

    赵俊涵老师对于程菊老师的讲座,主要有两点感受。第一点就是陈菊老师对目录部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程老师给每一部分加了一个限定词,例如课程理念,程老师解读为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是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内容等。把目录部分的这些内容,进行了一个更深刻的这个解读。

      第二点就是程老师关于学业要求的解读。例如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节当中,最后的目的为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还有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张金明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能更加重视的终结性的评价,但是对于课堂上这种引导性、过程性评价会少一些。过程性评价我们能够激发学生在我们的地理课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自我成就感。

     另外,关于整体的教学观念,我们不仅要看课程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内容,还要明确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从整体的角度上来梳理地理课程,要设立一个立德树人的目标,我们要把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落实到我们的每一节课程当中。

      对于构建开放性课堂的理解,要驾驭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让学生不是在千篇一律、熟悉的风格当中去认识地理。而是采用多种多样的情景创设或课堂方式,然后让地理实践也能参与到我们日常的课程过程中来,树立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将地理核心素养落实到实处。

     赵蕊老师主要谈到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涉及跨学科的内容我们教学当中可能运用的比较少,但这又是一个今后命题的大趋势。去年中考历史的一道题,就用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就用了地理的实例去考到历史上。所以对于跨学科学习,如果有一个很好的合适的点,把一些不同的学科的知识能够串联起来,让学生感觉学科之间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有好的切入点,我们同一些其他学科老师进一些跨学科探究,我觉得应该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孙香华主任对本次的线上新课标研讨学习进行总结。孙主任表示新课标要求地理老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课程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存在的依据。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需要良好的课程资源来支撑,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而言。因此,新课程强调要积极并合理地利用学习校内外各种地理课程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提升教学质量。尽可能使其拥有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的经验、生活环境、地理教学设备设施、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等等。如果能充分挖掘这些来自课内外各方面丰富的地理课程资源,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可见,地理教师要承担起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新课程对地理教师还提出新的能力要求,如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因此,地理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深入地学习,提升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的存量。教师需要的是与时俱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将所学的理论不断实践,提高课堂高效。

阅读 3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