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牡丹区第二小学携手菏泽市市直机关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教研活动

创建于2022-03-04
阅读 2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幼小衔接,树立科学导向,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11月7日,牡丹区第二小学携手菏泽市市直机关幼儿园开展了“遵循儿童成长节律  科学做好幼小过渡”主题教研活动,共同打造“园校同伴互助”教研新模式。  

  牡丹区第二小学吕冬梅校长和市直机关幼儿园高瑞萍园长,针对各自的学段做出了初步的交流介绍。幼儿园“杜绝小学化”与“幼小衔接”问题成为此次交流的重点。

  吕校长指出:做好幼小衔接需要让家长和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小学低年级学段要向幼儿园靠拢,并希望与幼儿园加强交流与沟通,积极探索适合幼儿过渡的良好方法。

  高园长针对上级主管部门对学前教育的界定、幼儿园的学习模式和孩子在幼儿园应该学什么做了详细的介绍。

  市直机关幼儿园的老师们详细介绍了现阶段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情况,分享了幼小衔接的前沿经验,表示幼儿园阶段注重习惯和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向小学老师了解“幼儿上小学后适应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牡丹区第二小学老师们根据儿童入学后的表现差异,提出儿童在规则意识、专注力、社会交往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就一年级各学科的要求做了简介,提出“幼小衔接”并不是提前识字、学拼音、算题,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及阅读理解的能力和交往能力等,对于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老师们分别就幼儿心理、学习习惯及生活能力、知识的准备等进行了沟通和交流。最后,老师们一致认为培养幼儿的学习、生活习惯、开拓幼儿思维、开发幼儿潜质是幼小衔接的重点,提前教授拼音、写字、口算等不利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储备”用完,其优势逐渐消失,劣势日益突出,提前学习只是一种短视行为。

  高园长指出,要以《纲要》、《指南》为指导,积极推动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幼儿园要科学、合理地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重点做好语言、初步逻辑思维等学习适应能力的准备,以及主动性、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准备,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吕校长最后做总结发言:幼小衔接工作关系到幼儿能够顺利进入小学的一个关键步骤,它需要幼儿园和学校携起手来共同进行,才能显出实际效果。幼儿园教育的“去小学化”和小学的“零起点”教学一脉相承,只有幼儿园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达成。同时还需要幼儿园和学校加大社会宣传,使更多的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去小学化"教育和小学的“零起点”教学,以便更好的配合幼儿园和学校,做好幼儿的教育和幼小衔接工作。同时,希望牡丹区第二小学和机关幼儿园能更多地开展不同形式的幼小衔接工作。


  通过此次幼儿园—小学的“幼小衔接”双向交流会,加深了小学教师与幼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教师们达成了”幼小衔接”教育上的共识,为幼儿更好地步入小学生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我校“幼小衔接”工作找到了重点,促使下一步幼小衔接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阅读 2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