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闵行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班主任的理论知识,提高班主任工作技能水平,2023年10月24日下午,闵行区第19届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开展了第四次培训活动。
王萍老师围绕“全员导师制”,提出了全员导师制的基本要求:非必要不沟通。通过灯神的故事,清晰明了地引出了沟通的一般原理。王老师又通过国王的梦境这一故事,阐述了讲话的角度不同,表达同一个意思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教师与家长沟通是需要技能的。
紧接着,王老师又引出了影响沟通的关键四维度“关系、需求、情绪和技能”。(1)老师需要和家长建立起“平等、合作、共赢”关系。(2)那么导师如何与家长建立关系呢?就是要符合家长的需求。王老师又通过一个调查:新上海人家长对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上最需要的是:态度和善有礼貌、讲的有道理、联系实际让我听得懂、对孩子比较关心。家长的普遍心理:首先,家长都希望孩子好。家长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家长迫切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各种信息。通过以上调查,可以更好地帮助导师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3)情绪分为压力、环境和认知。老师应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4)提高沟通技能,促进合力形成。学会倾听,目光接触,言语响应,肢体语言相应,记录和重述。合理引导,要给予家长充分的信任和积极的期待。使用简洁的语言,单一问题,不要使用教育术语。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尽可能不带价值判断。提出明确的改进建议。避免使用主观性的、情绪性的言辞。弹性沟通,处理分歧。
最后,针对现场学员的一个案例王老师进行了解疑答惑,在小朋友家庭功能缺失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应该加强学校对孩子的支持功能,把他从家庭的困境中分离出来,给他学校的支持力量,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
阚奕男老师围绕“家庭教育指导中的情绪管理”,提出坚持“三个一致”的主体思路,特别是在“做法一致”上,更是具体讲解了如何落实。不缺失理性,营造家庭氛围;不专注忽视,学会尊重与理解;不全盘否定,学会接纳与欣赏;不严苛责备,学习沟通技巧。并且,阚老师也提到家庭教育需要寻找合适的亲子教育形式,从沟通方式、人际交往和情绪控制方面,积极呼应孩子的成长需求。班主任是孩子和家长共同的助推力,也要学习专业家庭教育指导方法。
唐红老师针对“班主任如何开发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给出了很多可落实的方法。首先唐老师强调了班主任实施家庭教育指导的必要性,开发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是落实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抓手。唐老师通过一项明强小学的调研,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希望得到家庭教育方法指导,有更多家长倾向于家校协同课程。那么学校层面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是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品德、兴趣爱好等开发的基础课程,也可以是根据家庭教育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开发的专题课程。
张瑞旸老师以“敞开心扉 化敌为友”为主题,用真实的案例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处理班主任、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三角关系,争取盟友;负荆请罪,关系破冰;真心打动,真情回报;协调关系,助力高考。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来,在生活中,老师应该善于运用这些方法。
学员感言
今天有幸聆听了专家讲座和几位老师的案例分享,受益匪浅。
本次研训围绕着“聚力·携手”,一起聚焦家庭教育的指导。王萍老师在全员导师制背景下的家校沟通讲座中,提出了新政策下家校沟通的新思路,非必要不沟通,不转嫁学校责任,在实际沟通中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标注情感,回应情绪,不辩是非……遇到情绪激动的家长也要分步化解,不要正面冲突。
我们对此感触颇深,作为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在日常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相信大家可能时常都会有“受委屈”、“不被理解”的情绪,感觉当前的大环境似乎也不太友好,甚至已经处于“弱势群体”的境地。正如老师们案例中所言,遇到鸡蛋里挑骨头、情绪激动的家长的挑衅时,往往有“不争馒头争口气”的冲动。
此次研训让我们从紧张琐碎的工作中暂时抽离出来,以完完整整的摄像机视角,再来看待类似案例,就会发现,班主任的专业素养非常重要,心理素质、沟通技巧等。正因为是老师,受过专门的训练,所以区别于用发脾气、挑刺的方式处理问题的家长。我们要做的是合理合法地循循善诱,引导家长理解、接受、改变。
在今后工作中,如有类似家长,我们也要学会两个“啊”——
“啊,多可怜!他肯定有很大的生活、工作的压力,找不到抒发的途径……”
“啊,多幼稚!已经是成年人了,还是只能用发泄情绪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作为专业班主任,那么我来帮帮他吧……”
后续三位老师分享的案例也都进一步明确,家校合作,需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多换位思考,以最大的善心、职业素养引导家长,合力推动孩子的更好发展。
—— 世博小学 王中兴
今天有幸听了王主任关于全员导师制背景下的家校沟通指导,受益匪浅。王主任用通俗易懂、诙谐的话语向我们介绍了家校沟通的金钥匙:关注“关系、需求、情绪、技能”这四个沟通要素。
今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情绪”和“技能——合理引导”两方面。首先,无论是和学生还是家长沟通,老师一定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把个人情绪宣泄在他人身上。同样,当学生和家长有负面情绪时,我们也要沉着应对,因为情绪来源于压力、环境和认知的影响,我们可以回应对方的情绪,抓住核心需求,避免激烈冲突。
其次,在家校沟通中要注重合理引导。老师要给予家长充分信任和积极期待;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单一的问题;使用描述性的语言,不带价值判断;提出明确的改进建议。在处理分歧时,不刻意区分“对”与“错”,少用不适当的假设和反问,避免使用主观性、言辞性言辞。
在高中案例的分享中,对于“如何帮助后进生重拾自信,提升内驱力”王主任也给出了非常明确的建议。那就是要让学生去看到老师和学生对他的认可,让他在学校里找到意义感、价值感和归属感。这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也同样适用,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到,都有强烈的向好性。作为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和关注,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为他们搭建可以主动选择、主动展示的平台。
未来,我要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去打开家校沟通的路径,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 上师三附小 王雨诺
非常有幸参与今天的“家庭教育指导”,作为班主任难免与家长打交道,王萍老师以诙谐幽默的语言,为与家长沟通提供了很多方法。首先,非必要不沟通,除非会产生严重后果,学校的责任不转嫁家长。在与家长交流时,要体现对学生的关注,过程中要全神贯注,结束后要予家长适当的反馈。我们也要学会倾听,积极回应。对家长进行合理引导,使用描述性的语言,不带价值判断,避免带有主观性的,情绪上的言辞。在家长情绪激烈时,先回应情绪上的共鸣,安抚他的心情。学校是主导家长协同育人能力提升的主体,学校要从促进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沟通手段等三个方面入手提升家长协同育人能力。今天的培训很多观点都非常精彩,感谢这次机会让我学到了很多。
——鹤北小学 闵琳娜
今天有幸聆听了王萍老师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王老师用十分生动的语言,以策略指导的方式为我们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带来了很多启示,让作为班主任的我明白了家访的必要性以及家校沟通的“方法锦囊”:体现关注、学会倾听、合理引导、弹性沟通。学会要站在不同角度,觉察学生和家长的情绪,贴近孩子和家长心理,真正做到提高沟通技能,促进合力形成。随后,阚老师分享的“炸弹人”变形记,着力在情绪,用“三个一致”的思路解决问题;唐老师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也为家校合力的形成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张老师用一个生动的案例讲述了班主任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如何改善家庭关系,令人动容。三位老师的分享都展示了家校之间的合作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交大马桥实验 毛雯倩
今天听了王萍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王萍老师讲了在全员导师制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和优化家校沟通,非必要不沟通,(不转嫁学校责任)和家长保持边界感。通过黑人灯神、国王梦境的故事,解决如何和家长有效沟通,和家长建立平等、合作、共赢的关系,了解家长的需求,自我情绪控制,技能也要提升,在技能提升中要学会倾听、合理引导不带价值判断,提出明确改进意见,不对家长进行道德说教,避免使用主观性的、情绪性的言语,少用不适当的假设,和家长弹性沟通(处理分歧)回应情绪,不辩是非,避免和家长有激烈冲突,有效的沟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河小学 姚立军
王老师将理论与一个个小案例相结合,为我们分享家校沟通的智慧和锦囊,听完这个讲座我受益匪浅,也深有体会。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家长各种表达的内在需求,思考每种情况背后可能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放过任何一次教育契机。把握住沟通的目的后,也要掌握沟通的要领,与家长沟通前进行自我情绪调节,尽量避免带着负向情绪与家长沟通,避免情绪对抗和言语冲突,也要多使用“共情式”沟通等,选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让家校沟通发挥真正的作用。培训的最后,阚老师、唐老师和张老师也通过案例分享了教育智慧,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还需要多去学习和实践,修炼自身的沟通能力,提升自己的育人理念。
——华星小学 张佳硕
听了今天的讲座深刻意识到和家长沟通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还懂得了一些技巧:首先要建立信任关系。在与家长交流时,要表现出真诚、尊重和关心,让家长感受到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其次在与家长交流时,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不要轻易打断或批评他们的观点。三是在与家长交流时,学会用深夜电台主持人的声音来沟通、情绪温定、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最后要提供具体的信息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要保持积极的态度,鼓励他们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金汇实验 吴超轶
今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首先,听了王萍专家的讲座,我进一步了解了家长的心理和需求,学习了如何更好地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提高沟通技能,促进家校合力形成。尤其是在教师如何提高沟通技能部分,王萍老师通过大量实际案例给一线班主任讲方法、讲技巧,让我茅塞顿开,收获良多!接下来,我认真聆听了唐红、阚奕男、张瑞旸三位优秀老师的家庭教育案例,三位老师尽心向大家分享各自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智慧,为我开展家庭教育和促进家校沟通提供了更多好的方式方法,让我感悟颇深!在专家和优秀老师的启发下,我也会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逐步前行!
——闵二实小 单盈盈
非常有幸能够参与本次骨干班主任关于全员导师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的培训,聆听了专家的专业意见,帮我解开了很多困扰已久的认知误区。曾经让我犯愁的家校沟通困境,今天也迎刃而解。家校和谐关系的构建对于老师、家长、孩子都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彼此以平和的心态去包容“不完美家长,“不完美老师”“不完美孩子”,毕竟人无完人,不必苛责对方的某一句言语失当,应当建立大局观,作为老师更应努力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提升沟通技巧,掌握并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好家庭教育的指导方法,让自己在教师的职业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上戏附校 火蕾